上周末,因權重股集體殺跌而使滬指收陰,本周將公布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而市場對A股實施T+0交易制度有著強烈的預期。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本周市場將何去何從?對此,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有關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M2顯示調控有成效
201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5.08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6月份新增貸款8605億元。對此,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白建康認為,這個結果超出了市場預期。因為在7月初的時候,市場傳聞四大行在6月份新增貸款2700億元,按四大行在整個商業銀行中的占比來看,6月份新增貸款應該6000多億元。
6月末,M2(廣義貨幣)余額105.45萬億元,同比增長14.0%,比上月末低1.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0.2個百分點。同比14%的增長幅度仍然高于今年13%的計劃增長幅度計劃。“這表明市場并不缺流動性,‘錢荒’發生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資金錯配’。”白建康進行了如此解讀:由于“資金錯配”,市場流動性緊張,使6月末的利率達到了12%以上的水平。
湘財證券策略分析師朱禮旭說,6月末M2余額雖然仍然高達上百萬億元,但其增速有所回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今年6月,流動性特別緊張,市場利率飆升,管理層對各類資產的配置都出臺了制約措施;二是去年基數高。“M2下降到14%其實是個利好,現在控制的越好,將來動用增量的空間就越大,但目前央行要求盤活存量資金,提高貸款周轉速度,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短期都不會有所調整。”朱禮旭估計。
T+0交易利好市場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監管部門將根據資本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細致研究A股T+0有關制度,目前實施T+0沒有法律障礙,但尚無推出A股日內回轉交易的時間表。“盡管沒有推出的時間表,但“不存在法律障礙且深入細致研究”的表態,意味著T+0制度有望在A股市場實施。”朱禮旭認為。
T+0是一種證券(或期貨)交易制度,凡在證券(或期貨)成交當天辦理好證券(或期貨)和價款清算交割手續的交易制度,就稱為T+0交易。通俗說,就是當天買入的證券(或期貨)在當天就可以賣出。
在朱禮旭看來,目前A股市場交易量高的時候,平均每天交易金額為1500多億元,相對于一個總市值近25萬億元、流通市值8萬余億元的市場來說,這點交易金額實在很小。而實施T+0交易后,成交量至少會提升兩三倍。如果實行“T+0”,則交易量至少提升兩三倍,甚至更多。
在談到T+0交易與T+1交易的比較優勢時,白建康說,在遏制投機,防止股市劇烈波動及保護投資者方面確實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股市容量增大,投資者的增加,已實施了18年的T+1交易制度,其消極作用已經顯現。
白建康的理由是,一些機構投資者和實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股期指貨的T+0對沖風險,或者通過融資融券來抓住投資機會。而廣大中小投資者因門檻限制,無緣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如果再不給予他們及時的回轉機制,顯然有失證券市場“三公”原則。
利空因素多于利好
“雖然上周大盤指數再次站上了2000點大關,但現在就說2000點是階段性底部為時尚早。無論從目前的經濟基本面,還是政策面、資金面來看,都是利空因素多于利好因素。”白建康說,特別是上周末權重股出現了集體殺跌現象,
從基本面來看,上半年和其中6月份出口數據發生的明顯變化,表明目前外需仍然偏弱,在“假出口”原形畢露后暴露出來的是不樂觀的現實;從政策面來看,只要經濟增長速度不低于7%,大政策就不會改變,主要還是調結構,即使出臺一些新政,也是很溫和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證監會發言人稱,IPO重啟還要等待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意見的正式公布和相關實施細則的出臺等,但這是隨時都有可能出來的。”白建康說,再說,IPO更不可能長期停下去。而在市場難以承受擴容壓力的情況下,只能以下跌應對。對于目前的操作策略,白建康說建議保持輕倉,多看少動。
朱禮旭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同比增長了10.4%,但其中6月份卻下降了3.1%,如此大的落差表明1-5月有“水份”,主要是出口到中國香港地區的數字重復計算。當然,也反應了我國出口增長乏力的趨勢,因為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失去。
“將于本周舉行的我國2013年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將對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走勢進行分析、判斷,刺激經濟的政策可能也會有一些,但力度將極其有限。”朱禮旭告訴記者。
令朱禮旭擔心的還有IPO重啟預期對市場的沖擊,市場將維持震蕩格局。“沖擊不可避免,關鍵是有多大的力度。目前正值中報披露時期,可以關注業績穩定增長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