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和北京銀行三家城商行在A股上市后,時隔六年,仍未有一家城商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而A股中迄今尚無農商行的身影,唯有2010年重慶農商行在H股上市。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增速分別為32.9%、29.6%、28.8%、30.1%、28.0%;而城商行此項數據分別為27.3%、25.8%、25.2%、24.9%、21.3%。實際上,近年來城商行的資產增速始終緊跟股份制銀行,高于國有大行。
迅速的擴張和資產的增加帶來巨大的資本消耗。從目前來看,城商行和農商行在A股上市仍然無果,在此形勢下,一些城商行和農商行采用了其他方式來緩解資本壓力,包括尋求H股上市和增資擴股。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正在排隊等候IPO的銀行共有15家。其中5家農商行為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10家城商行為盛京銀行、江蘇銀行、錦州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東莞銀行、重慶銀行。
雖然城商行和農商行登陸A股仍無進展,但一些銀行在A股IPO排隊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香港市場。
據外媒報道,由于A股上市多年無法推進,重慶銀行計劃通過在香港IPO實現籌資10億美元,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負責安排此次IPO交易。
另據本報記者從業內了解,上海銀行、徽商銀行和A股IPO折戟的大連銀行等,都在籌備登陸香港市場的工作。南昌銀行、龍江銀行也已表示出了赴港上市的意愿。
除了尋求境外上市,一些銀行還采用了增資擴股和發行次級債的方式來緩解資本壓力。2011年年末組建的河南新鄭農村商業銀行,日前啟動了增資擴股計劃,該行并獲得了雛鷹農牧、好想你)兩家當地上市公司的增資。
城商行方面,去年第四季度,上海銀行、華融湘江銀行、東莞銀行等城商行發行次級債。農商行方面,去年12月末,北京農商行發行至多人民幣51億元次級債,以補充資本金,成為去年次級債發行規模最大的農商行。
雖然上述銀行赴港上市熱情高漲,但目前似乎并不是好時機。某城商行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香港市場情況不夠理想,此時上市會承擔高昂的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