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的跌跌不休并未影響創業板市場的繼續瘋狂。而在公募基金行業看來創業板市場的上漲顯得理所當然,之前的重倉也因此取得成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多位公募基金人士發現,創業板市場目前的所謂“瘋狂”并未讓多數公募基金離場,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不少公募基金都表示繼續看好。
瘋狂創業板
從去年末的713.86點到昨日收盤創下的年內新高1108.48點,半年時間內創業板指數上升幅度達到驚人的55.28%。
Wind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市場有統計數據的355只個股中有255只今年以來股價呈現上漲態勢,占比達到71.83%。其中漲幅超過50%的個股達到85只,更有24只個股今年以來實現股價翻番。今年以來最大的牛股掌趣科技則隨著昨日的再度漲停實現累計301.31%的漲幅傲視整個A股市場。
創業板市場的瘋狂在業內人士看來并非無跡可尋。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股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一季度對于創業板市場就已經青睞有加。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不同程度地持有了創業板市場355只個股中的224只,還有多只個股在今年一季度獲得公募基金的再度加倉。僅以國瓷材料為例,去年末公募基金的持倉比例尚且只有36.56%,但是一季度末就被加倉至48.19%。而從國瓷材料二季度以來的股價走勢來看,累計50.33%的漲幅似乎也在證明公募基金加倉的明智。
相對于創業板市場的“瘋狂上漲”,主板以及中小板市場今年以來的行情表現則可謂捉襟見肘。對此,南方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市場獲得市場資金的認可與追捧與中國經濟的轉型息息相關。“在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明確,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市場資金更多地涌入創業板市場是個必然的結果。”該人士如此表示。
公募繼續加倉
創業板市場的瘋狂上漲已經讓重倉持有其個股的公募基金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在面對越來越高的估值以及對整體經濟增速下滑可能會帶來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擔憂,市場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創業板市場短期風險已經陡增。但是記者從采訪的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處了解到,他們對于創業板市場的熱情似乎并未消減。
好買基金研究報告表示,上周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信息設備、信息服務和電子元器件,主要加倉了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餐飲旅游三個板塊。目前,公募基金行業配置嚴重偏向成長股、科技股,表現為在經濟增速下滑、貨幣緊張環境下抱團取暖特征。顯然,創業板市場正是公募基金行業配置“嚴重偏向”的重點領域。
上投摩根基金投資總監馮剛早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創業板市場的上漲是符合邏輯的。在他看來中國經濟轉型之路勢在必行,傳統的依靠人口紅利路徑已經不再行得通,而中國本土的創新性將會逐漸被釋放,而中國的創新性大公司也遲早會出現。
而上海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據他們的調研,創業板市場有不少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情況的確很好,符合創業板市場應有的高增長預期。與此同時,經濟轉型必然使得資金涌向新興產業聚集的創業板市場,加上羊群效應整個市場表現搶眼就理所當然了。
更有私募基金人士認為,創業板市場的上漲除去經濟轉型帶來的資金涌入效應之外,目前整體A股市場資金面緊缺以及投資風格偏謹慎也是關鍵原因所在。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在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市場資金去拉動大市值的主板個股基本上等同于自殺,而創業板市場整體流通盤小,且有業績炒作概念從而成為資金聚集地。而且從國際經驗來看,目前創業板市場整體40多倍的市盈率并不算特別高,創業板市場本身就對市盈率有更高的容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