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宏盛的重組夢,吸引到6只基金的積極參與,押注超過1000萬股。假設持倉不變,目前其整體浮虧已近8500萬。在斥責公司缺乏契約精神的同時,部分基金經理也對自身的“激進”有所反思。多位受訪基金經理表示,目前并無再下調估值打算,后續將擇機減倉。
遭遇重組失敗
基金一季報數據顯示,有6只基金在一季度新進入駐ST宏盛,分別是中歐新趨勢、易方達科訊、信誠精萃成長、匯添富民營活力、浙商聚潮新思維和浙商聚潮產業成長。截至3月31日,上述基金共計持有該公司股份1143.69萬股,其中中歐新趨勢持股300萬,是其第二大流通股股東。
談及“出手”原因,一基金經理表示,重組方案中要引入的是山西天然氣資產,“我們比較看好未來幾年天然氣行業的發展,而山西天然氣資產主要是山西天然氣骨干網,未來還有山西各地的支線網,盈利前景很好。”
“根據公告信息,我們預測未來幾年或保持較高的業績增長率,如果重組成功,公司股價相對明顯低估,持有兩年以上上漲空間很大。”他對記者說。
然而重組是一道微妙的旋轉門,一面是“馬到成功”后的瘋漲,另一面則是“中途折戟”后的深套。此番ST宏盛的重組失敗,無疑給偏好風險的機構增添了一次沉重的負面記憶。
截至昨日,自5月30日恢復上市以來ST宏盛已連續11日跌停,假設持倉不變,目前6只基金整體浮虧已達到8428.93萬元。
基金坦言沖動
“事情到這個地步,我們也沒什么辦法,只能認栽,算是個教訓。”另一家參與其中的基金公司投資總監顯得頗為無奈。他在參加完昨日的說明會后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公司的反復無常缺乏契約精神;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的投資,也有“過于沖動”的一面。
而對于后續操作,該投資總監表示:“肯定會出一部分貨,但如果跌得太過分不排除會有反彈空間,將擇機減倉,畢竟公司殼資源仍存。”
“我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有些蹊蹺,”另一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一般重組終止多由重組方提出,而這次則由公司自己主動提出,因此猜測其可能找到了更好的重組方。
不過,該基金經理也坦言,目前沒有進一步跡象能夠證明這種猜測。“因此為了規避風險,我們初期還是會進行減倉,后續會進一步觀察”。
在另一家基金公司對記者的回復中,基金經理則只是簡單表示:“重組失敗之后,短期之內股價可能會出現調整,我們將擇機拋售該股票。”
此前,已有多家基金對公司進行估值調整,其中,中歐基金將價格調整為10.00元,匯添富將價格調整為10.08元,易方達將估值調整為8元,浙商將估值調整為10.08元。
“目前暫無再度調整估值必要,”上述投資總監預期,該股短期打開的可能性較大。由于此前預估跌停不多,若再度調整,可能會影響基民利益,短期只能“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