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買自己喜歡的家具,平時美美地看著、使用著,十有八九是成功的投資。
在倫敦生活了10多年的杰西卡曾(Jessica
Zeng),年紀不大,審美眼光倒是已經非常“老成”,穿越回十八九世紀生活是她最大的愿望,因為那個時候的“美物”,是所有“現代性”無法替代和比擬的。單身住在倫敦郊外的小別墅里的她,在很多朋友眼里是個“過氣”的小老太。
“這個臺面有彩紋大理石裝飾的核桃木茶幾是我好多年前在北部讀書的時候,從古董市場淘來的,是19世紀晚期法國人的玩意;這個在櫥門兩邊繪有玫瑰花形圖案的果木大衣櫥來自19世紀早期的奧地利,是從牛津的一個拍賣行拍來的。這個
……”每次去她家小坐,她都滔滔不絕,“要知道,這些都是實木的。所以是曾經有過生命的,經過了歲月的輾轉,是有故事的,是藝術品。比起那些塑料的、木屑壓模的、不銹鋼的、仿制的又昂貴無比的當代新家具,古董家具絕對是我的選擇。”
杰西卡·曾現在已經從一個在家玩“小情小調”的小姑娘,慢慢“投資”成了歐洲古董家具的收藏家和經營人。
“前兩年金融危機,英國這里古董家具市場蕭條得很,拍賣行流拍現象嚴重,價格一直走低。今年市場稍稍有些回暖,所以正是抄底好時機。”杰西卡說,“雖然在中國可以找到很多惟妙惟肖的仿制品,不過也賣天價,而且常常都是粗制濫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所以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從國內來的買家,在各種拍賣場合都有下單的。”
歐洲古董家具市場復蘇中
在歐洲文藝復興起始的濃郁文化氛圍中誕生的古董家具,有著獨一無二的藝術魅力。其風格流派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變幻,又在每一個時期、不同的國家存留鮮明的設計理念。這些家具的工藝考究設計精良,以鑲嵌、鎏金、鍍銀、拼貼等方式體現華貴、流暢、典雅等藝術氣質。然而,受現代極簡主義思潮的沖擊以及當代審美以及生活方式“反向”理念的深刻影響,人們對古董家具的態度可以說是“曖昧”而“不知所措”的。
“從英國方面來看,歐洲古董市場已經經歷了10到12年的困難時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席卷而來更是雪上加霜,市場遭遇到了更大的沖擊。”英國尤班克(Ewbank’s)
拍賣行合伙人尤班克(Chris
Ewbank)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今年開始剛剛看到一些復蘇跡象。”
根據英國《古董收藏》雜志發布的“古董家具年度指數”(AFI),2010年英國市場上的古董家具總體指數下跌了8%,
買賣交易量也明顯下滑;2011年則稍有好轉,跌幅在2%;直到今年年初,市場整體仍然處在不穩定和困難狀態,指數繼續下跌了3%,但與此同時,也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綠芽”萌動。
具有近半個世紀歷史的AFI指數,最高點數在2002年時曾達3575點,如今只站定在2391點上,相當于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從AFI指數報告中可以看到,橡木類、核桃木類、攝政時代和維多利亞早期的家具價格都有5%~6%左右的跌幅。AFI指數開發人約翰·安德魯(John
Andrew)認為:“今年古董家具的形勢還是非常嚴峻,一些經營者不得不徹底關門結業,有的也只能像西部牛仔一樣在全國各地的古董集市上繼續尋找出路勉強營生。”然而,安德魯也指出,古董家具的銷售情況已經開始出現轉機,被認為無多少時尚價值的桃花心木家具重新成為拍賣行中的熱門。“1730年~1760年出產的高質量桃花心木家具表現最佳。”事實上,在過去10年,褐色和深褐色的桃花心木家具被評論界詬病,遭到收藏家甚至是普通古董家具購買者冷落,到如今其價格已經相當有吸引力。“2013年下半年,應該可以看到人們對其有新的認識。”安德魯認為。
對于中國投資者或者收藏家來說,19世紀法國家具是其“嬌寵”。克里斯托弗·佩恩(Christopher
Payne)是改革開放以后第一個到中國推廣法國家具的英國人,他非常看好將來10年的中國市場,他相信殷實富裕起來的中國中產階層,會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和審美情趣,而19世紀法國家具正是這些特質的代表性物品。
而尤班克則認為,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英國喬治之后任何時期小件裝飾性強的家具都均受歡迎。另外,維多利亞時期的花紋核桃木家具也頗為流行。同時,尤班克提醒說,既然是家具,有些用途或功能已經不再實用的家具類別,投資價值在過去幾年里一落千丈,比如在拍賣行及其他一些出售古董家具的場合非常眼熟的“喬治風格的書寫柜”,近些年,隨著電腦的普遍使用,這種需要打開才能用作“書寫”的書桌價格越來越令人失望,即使是那些從審美上來說無懈可擊的高質紫檀木“書寫柜”也不例外。與之相對,各時期的平臺書桌類家具則受到追捧。
處處有拍賣 下單須謹慎
從自用和收藏角度來看,由于這幾年英國古董家具市場的不景氣狀況,古董家具貨源不少,價格則頗具吸引力。
杰西卡·曾最近在北京郊外新購了房產,“我準備把主要家具全部從這里運過去。”杰西卡·曾告訴記者,“如果不追求珍稀,花50萬元人民幣,可以買到好幾件相當宜人、滿足一般客廳甚至包括書房用途的古董家具了。”
在英國,購買古董家具的主要渠道是拍賣行和一些地區大型的古董集市,當然也可以在專營古董家具的商店買到。現在網上競拍已成網絡時代拍賣業最大程度獲得買家的最佳手段。
“買自己喜歡的。”當記者向尤班克討教購買和投資歐洲古董家具的訣竅時,他表示答案再簡單不過。“如果你買自己喜歡的家具,平時美美地看著使用著,十有八九是成功的投資。家具這種東西,你不可能指望今天買進,明天就轉手出售賺錢。”
由于先進的仿制技術,古董家具中仿制品令人真假難辨,常常非常困擾。“英國拍賣行業的法律相對于中國來說要健全完善得多,只要在歷史悠久、資質深厚、信譽卓著的拍賣行競拍購買,應該不用擔心其真偽。一般這樣的拍賣行絕對會詳細描述拍品的真實詳盡資料。如果發現實物與描述不符,完全可以要求退賠。”尤班克非常自信地向記者強調。
杰西卡也提醒記者,在仿制品泛濫的時代,英國有時也不乏漏網之魚,而且一些家具制作水平高超,其中也不乏“中國制造”的仿制品充斥市場,特別是一些古董集市周邊的所謂古董家具店要特別謹慎。
購買或投資歐洲古董家具還有一點不得不考慮的是進入中國地區的關稅問題。目前,中國進口西洋藝術品的關稅優惠即將結束,稅率將重回12%,外加17%增值稅,總稅費高達29%,這部分投資成本不可小覷。由此,中國有拍賣行想出一招,希望利用保稅區的概念來引進國際拍賣商到中國直接銷售。就在4月底,由尤班克主導的21家英國拍賣行就在廈門保稅區進行保稅拍賣試水,獲得100萬英鎊的總成交額。但是,事實上保稅區內拍賣的古董,只能存放在保稅區內起到暫緩納稅作用,一旦要出保稅區進入中國內地,仍然需要繳納所有規定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