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夏日已至,財務核查風暴卻將癡迷于“Pre-IPO”項目的諸多PE/VC機構吹進了寒冬。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5月10日,IPO撤單企業數量已激增至170家,涉及90余家PE/VC創投機構的近30億元資金被套!巴顺鰺o門”之際,倍感壓力的PE將目光投向了上市公司的錢袋。
一種曲線退出模式正悄然興起——尋找上市公司“接盤”,讓終止審核企業實現“借殼上市”,從而使背后的PE找到出路。
這一運作跡象,在近日“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案例中就得以體現。
5月7日,ST澄海發布公告,公司擬以定增方式購買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92.99%的股份,擬注入資產評估值為17.65億元;同時擬向不超過10名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用于對中技樁業進行增資以補充流動資金,募資總額不超過5.88億元。交易完成后,中技樁業大股東顏靜剛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中技樁業將實現借殼上市。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技樁業由顏靜剛2005年一手創辦,幾年間,中技樁業資產總額增長了69倍,營業收入增長了89倍,凈利潤增長了124倍,被媒體稱之為“中國最大的空心方樁制造商”。2008年和2011年,中技樁業先后通過了兩輪融資,引進了復星、建銀城投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融資額高達4.26億元。
2011年1月14日,中技樁業首次沖擊IPO,卻因3起安全生產事故闖關失敗。去年4月,中技樁業再度沖擊上市,又遭遇同業117家企業的聯名投訴,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就在這時,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現了明顯下降。2011年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分別為23.46億元、1.73億元,2012年雖然營業收入增加到了26.81億元,但凈利潤卻驟減至1.03億元,同比下降了40.4%。
有業內人士分析,“高達數千萬的巨額發行費用,數百萬支付給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咨詢費用,還有上市前因利潤調節而導致明顯增長的稅費,都是讓企業陷入泥潭的原因。”
“該花的錢花了,該受的罪也受了,就這么撤回來,怎能甘心?”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恐怕也是復星投資等PE始料未及的,也許就是背后的PE急于套現,才輾轉聯系多方促成此次收購。”
就這樣,在一大批企業“擠破腦袋”等待上市之際,這家兩度沖刺IPO皆受重創的中技樁業卻在拐角遇到了“真愛”,經過和ST澄海短暫的相戀,中技樁業實現了“曲線”IPO,其背后的北京首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海富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創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士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浙江銀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六家PE無形中尋獲了一條退出變現“通道”。
有媒體質疑,已逾七成的資產負債率、多項懸而未決的訴訟、專利權被否、被指打“高新技術”擦邊球的種種“劣跡”,兩次折翼IPO,卻還是沒能擋住中技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步伐。
中技樁業的“曲線上市”顯然不是個案。根據Wind數據統計,僅今年以來,有境內外13家上市公司收購未上市公司,涉及36家PE投資基金,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
5月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正式宣布,以3.7億美金收購2011年上市計劃擱淺的PPS。至此,PPS背后的聯創策源、啟明創投、LB投資3家公司成功獲利。
5月4日,在A股創業板上市的三五互聯發布了發行股份及現金支付購買資產并配套募資方案,通過此次交易,公司將收購中金在線100%股權。中金在線早先曾擁有單獨IPO的計劃,公司在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吸引到了多家機構進駐。在IPO候審企業重重的境況下,以更為快捷的方式,通過被上市公司并購實現了資產證券化。
今年1月,成飛集成宣布收購同捷科技,擬以“現金+股權”的方式向中科遠東等21家企業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購買其持有的同捷科技87.86%股權。同時,募集不超過1.67億元配套資金,用于支付股權收購款和提高整合績效。同捷科技是創業板首批上報IPO的企業。公司于2009年啟動改制,引入創投開始計劃沖刺國內A股市場。同年,創業板開閘,但同捷科技上市申請卻被證監會否決。如今,通過成飛集成的這起并購案,同捷科技終于實現了“曲線上市”。其背后的達晨創投等8家PE/VC企業也得以退出。
另外,海格通信收購摩詰創新、同方科技收購壹人壹本、掌趣科技收購動網先鋒、達華智能收購新東網。上市公司收購試圖獨自IPO的擬上市公司,正成為一股風潮。
曲線上市似乎是一個多贏局面。企業的創始人、PE機構可以套現退出,上市公司能夠尋找下一個利潤增長點,券商投行可以增加業績。但企業繞過監管曲線上市的風險誰來承擔?有業內人士表示,“IPO撤回的企業基本都是有問題的,退一步,且不說公司本身好壞,上市路上的隱性支出總要有人埋單,通過這種方式登陸A股,對投資者來說很難說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