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舉行的“2013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吉奧總經理繆雪中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談到對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趨勢時,描繪了一幅以所有制結構為特征的自主汽車品牌生態圖:合資自主未來將難言自主,國企自主在活力與機制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最有可能發展壯大起來的自主品牌,將會是民企自主中的引領者和混合自主中的創新者。
多種自主模式并存
2012年,中國汽車產銷平均增幅為4.5%,自主品牌產銷增幅只有3.9%,沒有跑贏整體平均數,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同比也有所下降。一時間,對自主品牌的擔憂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繆雪中認為,中國汽車業目前出現了多種自主模式,可大致分為國企自主、民企自主、合資自主、國企民企混合自主四種類型。
國企自主,不管是從車型品類,還是從市場總量來看,目前都占大頭,以三大汽車集團為代表的國企自主,已經發展了60年,而且在前幾十年是具有壟斷地位的,在資源占用、政策支持、規模效應方面占據了一些先天優勢。
合資自主,是這兩年在合資車企中悄然出現的一種形態。對這一自主形式目前業界還存在不同看法,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還很不明朗。
民企自主,主要以長城、吉利、比亞迪為代表,企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也遇到了向中高端發展的瓶頸制約。
國企民企合資的混合自主,是以廣汽吉奧為代表的混合自主,目前正在通過制度創新與模式創新,嘗試趟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來。
繆雪中說,2012年長城銷量為62.5萬輛,同比增長28%;吉利全年銷量為49.15萬輛,同比增長13.56%,他們的增速都遠超行業平均增速,也超過了國企自主品牌的增速。2012年出口企業前五名分別為奇瑞、吉利、長城、上汽和力帆,民企自主在其中占了三名,其中長城汽車出口增長超過了30%,吉利汽車出口增長更高達164%。這些數據說明,民企自主更具活力。
三重壓力考驗自主品牌
繆雪中說,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將面臨多重生存壓力。
首先是來自中外合資品牌方面的壓力,合資品牌往往有跨國公司背景,產品儲備豐富,新品投放或改款速度更快,再加上在中國市場車型下探、價格下壓,對自主品牌形成強大的壓力和巨大挑戰。
其次是來自政策層面的,國家有關的汽車行業法規政策日趨嚴格,對油耗、排放及汽車的質量要求,有了更高標準及更嚴格的要求,這些法規、政策的相繼出臺,對正處于成長中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將形成更大挑戰。
第三是來自自主品牌企業自身層面的,這包括自主品牌車企的自身規模、管理、研發、生產、營銷、服務、品牌建設、成本控制等等方面與國企和合資企業均有明顯差距。核心技術領域,特別是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將長期制約中國自主企業邁上新臺階。
混合自主加速創新
成立才兩年多的廣汽吉奧,可謂業界最年輕的汽車企業,同時又是一個有著豐富積淀的企業。其前身吉奧汽車曾創下過諸多第一:中國第一批民企造車的參與者;第一批國家出口基地企業;第一個進入歐洲市場的自主品牌;第一個嘗試與國企合資的企業。
與國有廣汽集團合資后的廣汽吉奧,以廣汽集團為依托,充分發揮國企民企合資的優勢,在廣汽集團技術、人才、資源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持續推進技術、管理、品質三大轉型,推動企業實現三大轉變:從賣產品向賣品牌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從價格鏈到價值鏈轉變,使企業實現了較快速的增長。2012年,廣汽吉奧實現了同比超過45%的高增長,出口也取得了較快發展,其中皮卡出口全國排名第二、微車出口全國排名第三。
在此基礎上,廣汽吉奧今年又推出了二次創業計劃,即以2013年多款新車投放為契機,推動企業進入轉型發力、質變突破的發展新階段。4月19日,廣汽吉奧精致型MPV星朗在上海亮相,得到了媒體和行業人士的認可。今年下半年,廣汽吉奧還將有新的皮卡、SUV和GA車型陸續投放市場。目前,廣汽吉奧正朝著年產銷50萬輛的遠景目標堅實邁進。
據此,繆雪中呼吁,國家在行業政策、資源調配、金融扶持、政府采購等方面,要更多地看到混合自主品牌車企的高度成長性,并因勢利導加以重點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