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去年同期的供應放量,即將到來的5月樓市供應明顯縮水。根據亞豪機構數據統計顯示,5月份預計北京僅有23個項目開盤入市,且目前多數項目尚未制定開盤價。
作為樓市傳統銷售節點,5月對于房地產企業上半年銷售業績至關重要。去年5月份,北京樓市共有33個項目開盤銷售,開盤項目數量創自2011年11月以來的月度新高。而相比去年同期的供應放量,即將到來的5月樓市供應明顯縮水。統計顯示,5月份北京僅有23個項目預計開盤入市,其中包括京投萬科·西華府等在內的7個純新盤,以及包括金地格林格林、中國水電·云立方等16個老項目后期。從定價策略來看,目前多數項目尚未制定開盤價,而部分之前已經公布擬售價格高于前期售價的項目,近日銷售人員也多統一口徑為待定。
事實上,隨著北京“新國五條”細則落地,開發商需要重新摸底客戶情況、調整樓盤的價格體系,樓市供應在4月份已經出現回落。據亞豪機構數據統計顯示,4月前兩旬北京僅有12個項目入市,開盤項目個數相比上月同期減少了6個。
■專家解讀
開盤項目仍有不確定性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隨著北京“新國五條”細則的執行,大量項目原本制定的開盤價格已不能通過審核取得預售許可證,因此不得不暫停銷售,重新制定價格策略。目前預計開盤的23個項目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不能如期取得銷售許可證,也就不得不推遲開盤。
3個月內房價或零上漲
不過,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如果價格監管時間超過2個月,房企不僅要面臨客戶需求變化的影響,各家房企的資金壓力也將明顯加大,預計在1至2個月的市場博弈后,很可能出現部分項目加快預售狀況,房價從目前來看,3個月內零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北京樓市調控的效果可以說將是全國最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