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基金業暴風驟雨。
兩家基金公司因為債券被查、兩家基金公司因為ETF涉事。
4月22日,易方達基金對外發布了馬喜德涉案的情況說明。此前一天,盡管是周末,南方基金的工作人員都在加班開會、探討如何對客戶進行賠償。4月19日,該公司收到證監會史上最嚴厲的處罰:對南方基金采取責令整改3個月等監管措施,并責其以自有資金4799萬余元對相關基金份額持有人進行賠償、對潘海寧三年禁入。
還有萬家基金的固定收益部總監、基金經理鄒昱在4月15日接受公安部門調查。
更早之前,4月初,博時基金因為200ETF被套利者套走美的電器而成為輿論焦點,該公司管理層也傳或有變動。
易方達、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分列整個基金行業前3-5名;萬家基金則是近兩年進步較大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出事,或對行業格局產生影響,也會影響到其利益關聯方。
行業格局變化
今年年初,基金行業彌漫著大展鴻圖的興奮氣息。承接2012年基金規模的增長,又遇到子公司可以開展業務、基金發行市場化的機遇,基金業新一輪大躍進近在眼前。然而,4月份基金業一連串事件爆發讓這個行業的腳步大亂。
南方基金遭遇中國基金史上最嚴厲的處罰,出乎行業所有人預料。
在時間上,從4月8日,南方滬深300ETF換購的永泰能源出現兩個跌停板,至4月19日證監會開出罰單只有11天,如此快速的處罰歷史少有;而處罰力度上,市場禁入、巨額罰款、3個月整改重刑并用也是歷史罕見;從案情來看,證監會在處罰說明中將該事件定義為“未能履行勤勉盡責、合規及風險管理制度未能覆蓋ETF基金管理環節、關于永泰能源投資未能留痕等問題。”
考慮到并未查明南方基金換購300ETF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在案情還未完全結案,證監會就發布處罰結果,未免令人有些難以理解。
而在對南方基金處罰內容來看,3個月整改最為嚴重。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2012年基金業數據,排名第四的南方基金和排名第五的博時基金只有40億的規模差距。如果3個月不能發行新基金,到了半年末,博時基金很容易超越南方基金,而南方基金將可能再度淪落至第五名的位置。
但對于南方基金的股東而言,巨額罰款或是短期更需要考慮的問題。南方基金股東結構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5%);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30%);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15%);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0%)。
在2012年,華泰證券有8100萬元是從南方基金處分紅所得,占華泰證券2012年凈利潤的5%。證監會對南方基金接近4800萬元的罰款,勢必對華泰證券二季度的利潤產生影響。
對股東產生影響還有萬家基金。萬家基金憑借固定收益獨步“基林”,規模截至2012年年底為251億元,為股東齊魯證券(占比49%)創造了收益。更重要的是,由于券商資管即將獲準發行公募產品,據知情人透露,萬家基金和其股東齊魯證券未來打算的分工是,萬家基金主營固定收益,而齊魯證券多做權益投資。由于萬家基金鄒昱被調查,其固定收益在市場中的地位受到損害。據傳,已經被客戶大額贖回。所以,齊魯證券和萬家基金的分工是否產生影響,還有待觀察。
易方達目前并未因馬喜德案受到證監會的處罰。但從歷史個案觀察,基金公司個人出現問題通常也會連累到公司。
相比而言,博時基金所遇到的問題最輕,沒人被調查,公司也未被處罰。但是,博時基金目前受損的是聲譽。
綜合來看,基金業的格局可能會發生變動。易方達、南方基金和博時基金是有望沖擊行業第二的基金公司,在這些事件爆發后,或會和華夏基金、嘉實基金的差距增大。
雖然在博時基金之后的工銀瑞信尚不足以對上述三家基金公司的地位產生沖擊,但是卻可以趁其發展遇到問題的時候迎頭趕上,縮小差距。
市場格局變化
涉事的四家公司,兩家牽扯到了目前處于風暴中心的債券市場問題。而過去兩年,債券市場是為基金業創造規模的投資市場。
2012年全年固定收益類基金總規模達10896億元,其中新基金發行5085億元,占全年首發規模近80%比重,而當年基金規模的增長就是靠固定收益類產品獲得。今年新發基金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也占據了大半江山。
但是,債市黑幕的曝出,將會影響到投資者對債券型基金的黏度。
上海一家以基金為投資對象的私募公司董事長稱:“如果不允許代持養券,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勢必降低,而且產品收益率可能變得更加沒有差異。”
他透露,不排除會投資其他低風險投資產品,比如銀行理財、信托等。“我們目前還不清楚哪家基金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出于安全考慮,我們正在考慮贖回部分債券型基金,配置一些低風險的其他產品。”
而且,即使受到債市黑幕的影響,投資債市的資金也并不一定就會轉移到股市。除了風險偏好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債市黑幕也對股市資金面產生壓力。
對代持養券及丙類賬戶的限制,實則是對債市去杠桿,這將影響全市場的流動性。根據shibor數據,4月22日,7天利率已經連續上升至3.1230%。
債市黑幕是發生在債券市場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而另外兩家基金公司ETF操作的問題也發生在ETF高速發展下。截至4月21日,基金市場共計有63只ETF,2010年(含)之前只有20只ETF。換句話說,有43只ETF都是2011年之后誕生的。ETF頻出技術問題,或也會讓管理層對ETF發行節奏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