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高潮已過的年報行情,一季報行情于本周揭開序幕。Wind數據顯示,已公布預告的上市公司中,近六成預喜,這從微觀層面反饋了經濟形勢的部分真實圖景。結合二級市場走勢看,業績預喜公司整體上收獲漲幅,而267家“預悲股”自一季報業績預告以來平均跌幅3.85%,顯示了業績與股價走勢總體成正相關的結論是正確的,但具體到個股則出現明顯分化。
近六成公司一季報預喜
2012年報尚未落下帷幕,2013年一季報便已吹響了號角。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64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一季報預告,其中377家預增,占比達58.27%;267家預降,占比為41.27%,剩余3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為不確定。
新時代證券研究中心研發總監劉光桓認為,從最新公布的3月份經濟數據來看,CPI同比為2.1%,回落到較低的水平,PPI同比為-1.9%,環比持平,顯示宏觀經濟目前處在“低通脹、弱復蘇”的狀態,企業由于行業不同出現苦樂不均的局面。這從已經預告一季報的647家上市公司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其中有近六成預喜,且有117家公司凈利增長或將翻番,一些行業開始出現好轉,如強周期的鋼鐵業受益于國家投資力度的加大出現盈利。由于需求不振、春季寒冷季節性等其他因素,有104家公司將出現虧損,說明微觀經濟中結構上出現盈虧兩重天的不平衡局面。
盡管上市公司盈虧走勢出現分化,但從市場風格角度看,無論是滬深主板,還是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表現均較為樂觀,尤其滬市主板和創業板的預喜上市公司占比較高。
滬市主板方面,共有23家主板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20家預喜,占比為87%。增長幅度居前的有臥龍電氣和首開股份,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分別高達1050%和1322.58%。
深市主板方面,33家已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預喜的19家,占比58%;預悲的14家。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深物業A和ST東熱,同比增幅分別高達3500%和1954%。相較而言,ST傳媒、*ST中鎢和華西股份業績下滑較為嚴重,分別為14247.83%;3699%和1044.66%。
創業板是目前已預告一季報業績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板塊,已達355家,其中215家預喜,占比為60.56%;140家預悲。個股中,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東方日升、金城醫藥,分別達2733.66%和1005%;最小的是天山生物、三五互聯等,同比下滑幅度均超2000%。
中小板中,共有236家企業發布預告,預喜者達123家,占比為52.12%。個股中,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世榮兆業、成飛集成和萬力達,分別達10200%、1430%和1100%;最小的是利達光電、新嘉聯等,同比下滑幅度均超1000%。
注意回避業績地雷
結合二級市場走勢看,業績這一核心價值判斷指標在當前市場發揮了一定的指導意義。從整體角度看,377家預喜的上市公司股票,自業績公告日至今平均漲幅為0.88%;而預降267家上市公司股票,同期則錄得下跌,平均跌幅達3.85%。
但就個股而言,業績同比是否增長和其短期內的二級市場走勢并不呈絕對正相關關系,一季報業績公告以來,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但股價卻逆向而行的并不在少數。數據統計顯示,186只預喜股期間股價遭遇回調,典型案例便是同比最大增幅高達102倍的世榮兆業,業績預告以來卻下跌了2.77%。分析人士指出,該股股價之所以與業績“逆向行駛”,原因在于大環境震蕩、行業消息面、獲利回吐等多方壓力暫時超出業績預喜帶來的利好。
同時,凈利潤同比大跌股價卻錄得上漲的股票亦不乏其人,如業績同比下滑315%以上的信維通信,3月28日發布預告以來上漲了8.28%。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由于受市場環境、行業景氣度以及政策面、消息面、技術面等多方因素影響,部分股票的股價走勢并未完全反映其業績質地。但從中長期來看,業績與股價總體呈正比關系。
短期操作上,劉光桓建議,由于年報行情基本上已經落下帷幕,市場的關注點開始轉向2013年企業盈利前景,因此,一季報對當前的行情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投資者可以從一季報中,預測一些公司在新財年里的經營業績與前景是否發生較大的變化,如目前可預見鋼鐵、水泥等預計將有所好轉等,從而選擇有復蘇前景的公司,回避業績下滑明顯的業績“地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