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急跌過后,周五反抽乏力,說明短線A股做多能量已極度疲軟,上證指數日K線圖漸有向下破位的趨勢。不過,周末消息面暖風再吹,比如IPO無時間表等。那么,這能否讓A股擺脫破位的趨勢呢?
反彈依據相繼被破
上周A股市場走勢疲軟,主要因為反彈龍頭先鋒出現了大幅回落的態勢,比如興業銀行[-3.19% 資金
研報]居然在上周四跌停板,上周五再度下跌3.19%,使得該股日K線圖上顯示已經破位下行。而以興業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是1949點反彈以來的風向標,該股乃銀行股的下跌,意味著多頭旗幟倒地,后續跟風者自然一哄而散。
與此同時,1949點以來的反彈的依據主要有三個。一是IPO暫停導致A股資金面趨于寬松;二是貨幣政策寬松導致整個A股資金面趨于寬松;三是經濟復蘇預期使得A股估值預期回升。但是,自上周以來,這些依據均受到考驗與挑戰,尤其是央行持續正回購使得貨幣政策收緊預期陡增。與此同時,IPO的預期也開始改變,比如有輿論稱IPO可能邊核查邊發行,如此就使得A股反彈的依據一一被破。
重塑反彈預期
然而,業內人士通過對周末輿論信息的研讀,判斷短線A股走勢或有一定改觀。周末媒體報道稱“IPO重啟無時間表”,如此表述說明反彈預期再度重塑,至少表明導致上周A股市場急跌誘因之一的IPO或將重啟的預期被打破。在此背景下,多頭做多能量有望重聚,A股有望回穩。
不過,回穩空間不宜過分樂觀。一方面因為已進入4月份,IPO重啟時間愈發臨近,因此,來自資金面的挑戰仍然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經濟回升的預期似乎也不宜過分樂觀。從3月份的國際銅價、鉛鋅價格、鐵礦石價格以及我國沿海動力煤價格走勢來看,我國經濟復蘇可能一波三折。這些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此類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疲軟,意味著經濟需求不振。既如此,目前尚難以證明經濟已重回快速增長軌道,這必然制約多頭的做多激情。
當然,銀行股經過了上周持續急跌之后,已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銀行理財產品整頓帶來的利空影響,其股息率優勢會進一步強化其估值吸引力。也就是說,銀行股再度大跌空間并不大。再配合周末輿論暖風,短線A股可能會出現漲跌兩難的格局,上,反彈依據正面臨諸多挑戰與考驗,缺乏充沛的漲升能量。下,因為銀行股等品種急跌后下跌空間有限,反而有望成為上證指數的新護盤工具。綜上所述,短線上證指數可能會重新回到2250點至2350點的震蕩區間。
資金轉向尋找投資機會
在此背景下,各路資金也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一方面跟隨當前輿論熱點積極催生新的題材股機會,比如上周的千足珍珠、大楊創世等題材股,再比如羅頓發展、京投銀泰等土地流轉概念股。
另一方面則是業績有望超預期的品種,包括維生素系列、草甘膦系列等品種,這些公司的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導致股價漸趨活躍。與此同時,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的品種也出現了樂觀態勢,比如亞太股份等品種。
在操作中,一方面需要認識到近期指數既無大漲也無大跌的態勢,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資金在轉向中仍然催生出新的投資機會。因此,在保持適當倉位的前提下,可以相對積極地追逐強勢股,尤其是業績有望超預期的品種,比如兄弟科技、ST鑫富、新和成、沙隆達、紅太陽、華星化工、亞太股份等品種。另外,對生物制藥股、醫藥股、火電股等品種也可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