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發(俞方平/攝) |
受“國五條”樓市調控細則嚴厲出臺、政府工作報告透露部分偏暖信號、IPO重啟傳言及經濟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大盤震蕩明顯加劇。綜合多家券商觀點來看,當前基本面、流動性方面消息均偏負面,A股市場短周期雙底過程正在演繹,建議投資者短期仍以防御為主。
基本面不及預期
上周末公布的經濟數據對股市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國都證券發布的報告表示,周末披露的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2.3%、9.9%,均低于市場預期;同時,代表內需的進口額1-2月份同比僅增長了5%,也反映國內經濟復蘇的緩慢趨勢;在量價齊升推動下,1-2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速回升至22.8%,基建投資大幅提升至23.2%,共同推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至近一年最高位21.2%,好于此前預期。整體而言,國內需求穩中偏弱,經濟弱復蘇下數據多不及預期,而受近期出臺的地產調控政策壓制及產能嚴重過剩下制造業投資難復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存在較大不確定性。3月份下旬起春季開工旺季逐步來臨后的中游周期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及銷量價格等變化,將真正驗證經濟復蘇的強弱與持續性。
受春節影響下食品價格漲幅較大推動,2月份CPI同比增速如期顯著回升至3.2%,環比增速較上月小幅加快至1.1%;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新增貸款分別為3.61萬億元、1.69萬億元,分別同比大增1.59萬億元、0.24萬億元。結合今年央行對社會融資、新增貸款16萬億元、8.5萬億元的適度增長預期目標,年內尤其是下半年,隨著通脹水平的明顯上升,料貨幣政策將逐步收緊。
1-2月份我國出口額同比增長23.6%,好于預期,主要受益于對美國、東盟及新興經濟體的較為強勁出口拉動;結合美國2月份失業率降至2008年底以來新低7.7%、2月份遠好于預期的非農就業人口增加數達23.6萬。美國經濟復蘇較為樂觀,為我國實現年度外貿增長8%的目標增添了動力。
總體來說,國都證券認為,在新近披露數據大部分低于預期,而春季開工旺季后的經濟復蘇信號尚需等待,市場在“經濟弱復蘇+貨幣政策逐步收緊+預期階段性明朗”下,建議投資者仍需回避周期板塊。
流動性逐步回歸
除了基本面情況不佳以外,流動性方面也缺乏提振人心的消息。莫尼塔投資表示,最新公布的2月份數據是典型的“貨幣融資偏強、實體指標偏弱”的組合。經濟復蘇力度不及預期得到印證,但貨幣信貸數據較強,后續經濟可能持續復蘇的預期尚難打破。在經濟基本面缺乏一致預期時,資金面短期內成為市場的主導因素。A股市場走勢仍然與外資流入的節奏高度關聯,市場幾次大的拐點概莫能免。無論2月21.8%的出口增速中是否含有水分,當月150多億美元的外貿順差將逐步轉化為外匯占款,為國內的流動性環境提供支持。寬松資金面仍將是支撐A股市場的正面因素。
然而,在中信證券看來,流動性卻將逐步回歸中性。該券商發布的報告表示,從目前狀況來看,3月份宏觀流動性依然處于適度寬松狀態,而4月份宏觀流動性將繼續環比收緊,或將逐步回歸中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貨幣政策開始漸進式調整,現階段貨幣政策由松轉向中性;國際資本流動性存在不確定性;季節性財政存款上繳將對基礎貨幣造成一定壓力。宏觀流動性由適度寬松到繼續收緊的過程中,社會融資成本或將在下行趨勢中逐步企穩。
前瞻性地看,雖然集合信托成立規模受短期沖擊依然存在下行壓力,但是從債券和理財產品規模來看,一方面在宏觀流動性繼續收緊,風險偏好開始出現波動的狀況下,資金的分配由債市轉向股市的意愿近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或有所回升。整體來看,宏觀流動性的分配可能開始逐步發生變化,股市對資金的相對吸引力可能開始逐步減弱。
雖然證監會近期在引導海外資金入市方面動作頻頻,市場對于海外增量資金入市的預期將加強,但是一方面從量級上短期難以對流動性形成實質性利好,另一方面海外資金入市最直接的目的依然在于“賺錢效應”,短期入市動機并不強烈。要真正觀察到海外資金對我國股市流動性形成實質性利好還需要等待制度的完善。在IPO短期難以啟動,資金需求較為穩定的狀況下,宏觀流動性逐步收緊、股市對于資金配置的相對吸引力逐步下降或將使得股市整體資金供給逐步回歸平穩,股市流動性或將逐步回歸中性。
短周期構筑雙底
基本面、流動性方面的表現,在有的券商看來,這是正在構筑雙底。“雖然我們認為,在2014年一季度之前,第二庫存周期向上的趨勢不會出現大的改變,但我們也并不至于樂觀地認為,第二庫存周期上升沒有任何波折,反而,在2013年一二季度之間,有可能會出現短周期反彈之后的第一次調整,構筑雙底模式的第二庫存周期。我們認為,源于內外共振,短周期雙底過程正在演繹,這一判斷仍在驗證之中。”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報告稱。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2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達9.9%,比2012年12月份的10.3%回落顯著,也低于上年同期的11.4%;1-2月份環比分別為0.6%和0.79%。產出缺口也從2013年1月份開始回落。這種回落,主要是庫存上升過快后的內生性調整,非趨勢性改變,雙底后第二庫存周期仍將重新向上。經歷近一個季度的快速去庫存后,目前PMI庫存指數已在歷史均值之下,再次去庫存的沖擊正在消減;房地產銷售及投資均超預期,當前在政策約束下,銷售或受限;非制造業投資反復,制造業投資回落更顯著,相對去產能持續。總體而言,短周期的動力仍在減弱,但庫存下降后的補庫存將為短周期筑底后提供動力。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未來短周期向上的動力,最先或來自主動補庫存行為。本輪第二庫存周期復蘇以來,市場顯著的滯后于經濟周期的情緒的好轉,有待于3月份旺季的驗證。在具體投資策略上,建議采取周期+成長的配置,當前的調整僅僅是階段性的,隨著雙底模式的出現,市場將迎來重要買點。就短期配置而言,除了金融外,化工、TMT、醫藥等中下游需求敏感行業具有相對配置價值。4-5月份,隨著第二庫存周期主升階段的確立,中游行業如機械、水泥等房地產產業鏈中相關行業以及與出口相關的行業逐漸進入再次配置階段。中期配置金融+中游周期是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