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1日,隨著《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正式實施。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私募基金將獲準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但在此之前,公募基金的格局早已逐步被打破,新基金公司層出不窮。
3月5日,華潤元大基金在深圳舉辦了開業儀式。此前一天,東;鹌爻鲆延2013年2月25日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并于2月28日取得證監會核發的《基金管理資格證書》。
至此,基金公司的數量已增至78家。
“現在管理層對新基金公司的批復頻率幾乎是一個月一家,年內增加十家基金公司不成問題!庇谢鸸緲I內人士透露,2004年,基金創設有過一次高峰,10家基金公司同時在那一年獲批。
2013年,基金公司將迎來第二波創設高峰。
然而,新兵的加入,必將刺激行業更加激烈的競爭。
“我收到不少剛設立或者正準備設立的公司的邀請!鄙虾D郴鸸靖吖芊Q,公募競爭早已從人員挖角開始。
從基金公司層面,大型、中小型基金公司及新基金公司應對競爭的做法卻截然不同。
新基金公司創新求突破
作為第77家基金公司,華潤元大并非不知道競爭的激烈,其總經理、投研團隊來自臺灣,連營銷、IT團隊主力也從臺灣引進。在基金業內人員配備就表現出差異化競爭的態勢。
此外,華潤元大人士透露,其客戶來源也同現在的基金業有所差異:“我們很看重在大陸的臺商客戶!
而已有的基金公司尚未將注意力集中于此!拔磥砼_灣RQFII也是我們爭取的優勢業務!鄙鲜鋈A潤元大人士稱。
事實上,除了華潤元大,“70后”基金公司普遍從“60后”基金公司吸取經驗,避免剛開業就和老基金公司競爭。
從2008年10月第60家基金公司民生加銀開始,直至第2011年11月成立的69家公司安信基金,操作手法同之前的基金公司一致,剛剛成立便發行權益類公募基金,但其效果卻不理想。
“70后”的基金公司則展現了多變的戰法;饦I協會2012年年底的數據顯示,專戶業務成為“70后”基金公司率先拓展的業務。英大基金管理的21.3億元、紅塔紅土管理的40.89億元資產全部來自專戶,這兩家公司都尚未開設公募業務。
“相比公募基金,專戶產品費用更低!逼渲幸患一鸸救耸糠Q。較之公募產品,專戶產品不需要支付管理費60%-80%的傭金及尾隨,不需要搭建復雜的IT系統,不需要雇傭覆蓋全國的銷售團隊,不需要支付品牌宣傳費用,只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適合的產品即可。
另一家70后基金公司則欲轉向基金子公司作為突破口。比如華辰未來為其子公司的發展規劃了清晰的路線圖。該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其子公司已經制定三條業務線:房地產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以及FOF。
大基金開展“圈地運動”
與新基金公司尋求各自優勢突破不同,大型基金公司則不斷發新產品來“圈地”,不給中小基金公司以足夠的生存空間。
3月6日,華夏基金出現“八箭齊發”,同時有8只基金處于發行期,開創了基金發行歷史上一家基金公司同時發行公募產品數量最多的紀錄。
而有說法是,根據這個銷售速度華夏基金將在年內發行30只基金。雖然該說法沒有得到華夏基金的認可,但華夏基金年內發行20只基金也是有可能的。
“發產品是我們面對行業激烈競爭的措施之一!比A夏基金人士表示。
事實上,并非只有華夏基金如此,多發產品似乎也是大型基金公司應對競爭的共同舉措。此前傳言,今年易方達基金要發行30只產品、工銀瑞信要發行20只產品、鵬華基金、匯添富基金、博時基金等都有大量基金準備。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預計,2013年公募基金將發行多達700多只產品,且主要集中在大型基金公司。
這對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是場災難。
“渠道被擠占,費用被拉高。”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
而且對于大型基金公司而言,其希望進入到的領域是多元的。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都有相同的表示要做沒有短板的公司,因此在非公募業務、專項子公司、海外業務等方面它們都會涉足。
但對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則希望在公募業務方面更具特色。
“我們的優勢是固定收益!比f家基金稱,在行業競爭中,萬家基金給自己定位明確。
新華基金、華商基金則表示會在權益類產品方面展現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