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公司:平安銀行
投訴產品:金盛全方位二代兩全保險(分紅型)
投訴線索:現在的保險銷售暗藏不少“甜蜜陷阱”,一個不慎就會挨上“溫柔一刀”。深圳農民工陳先生自認長期在平安銀行(原深圳發展銀行平湖支行)辦理業務和理財,和銀行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可是也不小心中招了。
2009年底陳先生去銀行辦理業務,被理財師推薦一款產品“金盛全方位二代兩全保險(分紅型)”,宣稱產品分紅多。陳先生后來發現自動扣款三年后,現金沒返還,還變成了保單。
繼新浪財經“2013年金融315曝光臺”啟動以來,收到眾多投訴,其中不乏高齡老人、農民工、退休家庭去銀行存款變保險的遭遇。他們都有共同的相似處,信任銀行、希望將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辛苦錢多一些回報。
陳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個農民工,簽合同時對現金價值等條款不知情,現在不想要這份理財產品了,三萬將只剩成幾千,接受不了。
2012年“315”時新浪財經曾曝光過“網友聯名訴平安銀行客戶經理騙存款”。前不久媒體曝光“平安員工借理財詐騙千萬
靠假退保成金牌營銷員”。對于普通大眾來說理財人人向往,可又是燙手山芋?赡芩麄兾幕讲桓撸灪贤瑫r不夠謹慎,但他們是弱者,一旦發現血汗錢連本金都保不住時,維權又四處碰壁。誠如這位陳先生,去銀行協調對方以“合同上已經簽字,以合同為準”給擋了回來。合同上的“本人簽字”成了銀行有力的維護工具。
陳先生反映去銀行協調被官腔應付,對方表態“我們處理一下”不會有什么實際動作,然后就是漫長等待。陳先生表示現在銀行、保險公司誰也不管,互相踢皮球。
不少類似陳先生這樣的儲戶去找銀行或者保險公司退保時對這樣的經歷再熟悉不過了,要么退保時間長,要么服務態度惡劣,投保容易,退?删颓鄱嗔。投保時的笑臉相迎和退保時的冰冷面孔形成鮮明對比。所以一定要小心保險的“甜蜜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