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在底部區(qū)域自購的基金公司已賺得盆滿缽滿。截至2013年2月8日,有四只自購產品的收益率超過20%,而自購手筆最大的興業(yè)基金,則是盈利750多萬元,是所有自購基金中盈利最多的一只產品。
經過近3年的單邊下跌之后,市場在去年下半年進入較佳的建倉時點,不少基金公司選擇此時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Wind統(tǒng)計顯示,去年下半年8家基金公司20次自購旗下偏股基金,涉及16只基金,合計凈申購2.622億元,截至2013年2月8日平均收益率為11.55%。其中興業(yè)全球基金對旗下6只偏股型基金進行7次申購,動用自有資金1.733億元。
而去年12月以來,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較大漲幅的反彈行情,這些在底部自購產品的基金公司,則均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有4只產品的收益率超過了20%,其中銀河主題策略最高,達22.58%。其他基金公司去年下半年的自購投資大多盈利在10%到20%之間。
不過賺得最多的當屬興業(yè)全球。2012年11月9日,興業(yè)全球基金投資4694.06萬元自購興全綠色投資基金,截至2013年2月8日賬面浮盈750多萬元,收益率為16.07%,是所有自購基金中盈利最多的產品。
對于踩準市場節(jié)拍大膽自購基金產品,興業(yè)全球基金人士認為,經過近3年的單邊下跌,大盤在去年下半年進入較佳的建倉時點,2000點已成為較為堅實的中期底部,權益類資產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2012年以來,滬深300板塊估值基本穩(wěn)定在10倍上下,大盤藍籌股估值已反映較為悲觀的預期,此外,產業(yè)資本減持已處于歷史低位,目前工業(yè)企業(yè)主動去庫存階段基本結束,企業(yè)盈利增速也有望在2013年觸底,加之2012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明顯加速,金融系統(tǒng)杠桿率不斷提高,為未來股票市場走強提供基礎。
業(yè)內人士認為,自購股票型基金一方面體現(xiàn)了公司對于相關產品投研團隊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反應了公司對整體行情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