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G20會議對日本打壓本幣做法持溫和態度,這造成日元于本周一下跌。北京時間昨19:18,日元暫貶0.56%至93.96日元兌1美元。歐元上周受疲弱的經濟指標壓制而有所回落,連帶打擊相關風險幣種,美元指數則連連上漲,目前暫報80.628點。預計日元續貶空間暫較有限,故短線不應繼續追空,部分和日本國內投資者認為日元超跌相關,部分和日央行人事變動相關,部分和各國克制貨幣戰忍耐力實質上較有限相關。
日元再度走弱
已貶了數月的日元最近兩周低位震蕩,其間伴隨著劇烈的爭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或通脹壓力稍大的發達國家大多指責日元過度貶值,一些通脹壓力不大的發達國家大多采取不管不問態度。至于日本自身,多數官員為其寬松貨幣政策辯護,雖然內容頗為空洞蒼白。
上周末召開的二十國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G20會議)是匯總各方意見的絕佳時機,從會后信息及該會議公報內容看,顯然反對日元貶值聲調不占上風,故本周一日元再度走軟。
G20會議公報只是空洞地表示,全球不會陷入“貨幣戰爭”。在該聲明中,并沒有直接提及近期日元的過快貶值,也沒有指名批評日本引起了日元貶值的言論。
AshmoreInvestmentManage-mentLtd.駐倫敦負責研究的聯席主管JanDehn說,這可能意味著日元短期內將繼續貶值。
其實早在上周初,G7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就已先行召開,當時與會者對日元態度相對強硬,但意外的是,周末的G20會議調門反而有所軟化,所以該預期中因素忽然發生變化也是本周一日元顯著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G20和G7對比來說,G20包括更多發展中國家,這部分國家中反對日元貶值力量理應更大,所以G20會議公報的軟弱更難被人理解。
日元續跌空間暫有限
日元這波大貶值主要始自去年11月中旬,當時日元匯率差不多在79日元一帶,迄今已貶去18.9%,幅度非常驚人。從目前情況看,似乎進一步大貶已不太可能,但維持整體弱勢應為大概率事件。
之所以說日元不太可能繼續大幅貶值,一方面是因西方各國態度溫和應該是有前提的。目前態度之所以溫和,客觀上也是和日元前幾年升值過度相關。如今這種過度升值的偏離已修復許多,所以日元進一步大貶無疑會引發西方大國抵觸。
再有,如果日元繼續大貶,不排除包括中國等新興市場加入競爭性貶值的可能性,這顯然更是西方所不樂見的。本周一春節后開始交易的人民幣中間價顯著貶值,這其實已稍有警示。
此外,日本民眾已漸漸不太認可日元的貶值,而這股力量又十分巨大。有數據顯示,日本民眾早在去年最后兩個月就已經減持澳大利亞債券。在日本,有大量家庭主婦兌換澳元等高收益幣種對外投資。當這些日本民眾對日元續貶的預期不再強烈時,市場走勢自然就易產生變化。
最后一個原因是取代日本央行現任行長白川方明的新人選即將在下月宣布,此事應有不確定性,空頭很難心平氣和,故日元暫時也難以持續貶值。
日本央行行長候選人中有兩熱門人物,一為武藤敏郎,一為巖田一政。兩人雖都支持寬松政策,但前者相對強硬,后者相對激進。從目前情況看,似乎前者更為熱門,為日元潛在支撐。
今日一些數據可能會影響日元,值得關注。今日日本央行將會公布1月21日-22日召開的利率會議紀要。此外,本周三日本將公布1月份貿易相關數據。
歐元回落但趨勢未壞
歐元上周沖高回落,主要是因為當周公布的經濟指標較差,使得歐元前期強勢合理性頓失部分,投資者開始反思此前是否對歐元區經濟看法有點過度樂觀了,于是歐元拋壓有所加大。
上周四歐元區公布的經濟指標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德國GDP環比降0.6%,法國降0.3%,意大利降0.9%。這一數據顯然不佳,使投資者對歐央行未來降息的預期強化,明顯為歐元利空。
另外,本月下旬意大利的大選也被多數投資者視為不確定因素,這種情況下歐元買力或有所不足,進一步強化歐元下跌動能。
歐元的支撐因素也有,主要是未來商業銀行歸還LTRO貸款額可能繼續超出預期。不過這種超過預期的幅度卻極有可能弱于上一次,所以該支撐的作用也較為有限,一般不足以托升歐元大漲特漲。
歐元周一同上時間暫報1.3349美元,已顯著脫離上周高點的1.3519美元,離本月初的1.3710美元更遠,這表明歐元小級別調整已相當充分。
雖然歐元有所調整,但從周線及月線看,其上升周期可能未盡,因目前歐元匯率離2008年歷史最高價1.6036之后所形成的下降壓力線還有相當長的距離。目前該線位于1.40美元稍上,不排除歐元調整后再漲并迫近該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