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將至,記者走訪寧夏銀川市一些郵幣卡市場和收藏市場發現,蛇年生肖郵票和金銀紀念幣等藏品雖然在全國多地發行當日即告罄、有些品種身價翻了近20倍,但是不足一月,“蛇元素”藏品就遭遇“過山車”行情,價格開始急速回落。 “1月5日早上五點多排隊才買到這套24元的蛇大版票,漲到420元我舍不得賣,沒想到現在市價成了220元。”收藏愛好者劉耕說。 記者在銀川市西塔附近的收藏市場走訪發現,發行將滿一月的生肖蛇郵票價格縮水并非孤例。雖然今年發行的生肖蛇幣,是首輪十二生肖普通紀念幣的第11枚,集齊2014年的馬幣即可成為一套,頗具市場吸引力,但蛇幣在今年發行之初漲至發行價的10余倍后,目前也已回落至發行價的4倍左右。 “蛇票、生肖蛇紀念幣價格會跌,我早預料到了,但沒想到今年提前‘跳水’,跌得這么厲害。”藏品銷售商李健說,一周前,來看貨問價的人還絡繹不絕,這幾天幾乎無人問津,明顯感覺到市場疲軟。照此趨勢,相關藏品價格可能很快會被“打回原形”。 面對“蛇元素”藏品的跳水行情,收藏愛好者張軍認為,主要原因在于發行量過大。“郵票本身價值較低,拋開文化價值來說,收藏價值不大。而近年來火熱的收藏市場,使得生肖票、紀念幣等發行量逐年上升,使這些物品成了‘大路貨’。”張軍說,以金銀幣為例,2009年的生肖牛紀念幣,1/10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發行量最大為8萬枚,同等型號的蛇年紀念幣,今年卻發行了12萬枚,增幅達50%。 資深藏家馬玉龍分析說,不少新郵票、紀念幣發行之初市場需求大,往往是由于商家、投資機構囤積,人為地造成了“緊俏”的假象,散戶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使其價格攀升。“加之生肖郵票、金銀紀念幣的發行量逐年上升,使其早已失去了‘物以稀為貴’的屬性,目前價格走低,是正常的市場反應。”馬玉龍說,目前生肖郵票、紀念幣市場整體不被看好,收藏愛好者應理性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