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4日以來,A股市場出現一輪久違的上漲行情。在上證指數近兩個月的上漲中,銀行股成為絕對的領頭羊,其中,民生銀行漲幅超過80%、平安銀行漲幅接近80%,買入銀行股的投資者可謂賺得盆滿缽滿。上周五,銀行股再度集體發力,民生銀行大漲8.92%,創出本輪行情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以及該股的歷史新高(復權后),將銀行股行情推向了新的高潮。隨著銀行股普遍進入加速上漲,不少投資者開始擔心這是否是最后的瘋狂,銀行股行情究竟還能走多遠?
銀行股現在貴不貴
銀行股目前到底處于怎樣的估值水平,這是研判銀行股未來走勢的一個重要依據。
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顯示,截至上周五,兩市16只銀行股的平均市盈率(PE)為6.58倍,平均市凈率(PB)為1.39倍。而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998點時,銀行股的平均市盈率為13.37倍,平均市凈率為2.19倍。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1664點時,銀行股的平均市盈率為8.83倍,平均市凈率為1.87倍。這也意味著,在普遍上漲了30%以后,銀行股目前的估值仍然遠低于上兩次歷史大底時的水平。
作為本輪銀行股行情的領頭羊,民生銀行上周五已經創出了復權后的歷史新高,市盈率達到8.29倍,市凈率上升至2.06倍。上述估值同樣低于2005年6月6日時的水平。當時,民生銀行股價為4.85元,公司2005年半年報每股收益為0.20元,每股凈資產2.22元,由此折算的市盈率為12.13倍,市凈率2.18倍。2008年低點時,民生銀行市凈率為1.37倍,但市盈率則超過20倍。
對此,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員邱冠華認為,從估值精算、可比時期的國際比較、金融價值鏈和不良率凈資產安全線等多個視角來看,A股銀行股的合理估值至少1.8倍PB、12倍PE。
不過,海通證券研究員戴志鋒則認為,市場關注銀行的未來漲幅有多大,簡單的辦法是測算銀行合理估值,推導出潛在漲幅。但從長期來看,他并不太主張用合理估值來衡量銀行股,主要原因在于,在轉型經濟背景下,很難對資產質量有一致預期,從而形成合理估值。
熱點會出現輪動嗎
本輪行情運行至今,不少投資者發現,盡管指數展開逼空式上漲,但賺錢卻越來越難了。證券時報與大智慧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12月5日至今年1月25日,僅有9.37%的投資者盈利超過20%,另有11.06%的投資者盈利超過10%;相比之下,有33.99%的投資者僅實現了盈虧平衡,33.18%的投資者甚至出現虧損。這一方面是部分投資者對于股指的反彈高度預期不足,過早減倉。另一方面,頻繁換股操作,但卻沒有抓住市場熱點,也是收益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周,銀行指數大漲10%以上,上證指數僅錄得5.57%的漲幅,而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僅分別上漲了2.56%和2.22%。可以說,上周如果錯失銀行股,并頻繁換股操作,不僅難以跑贏大盤,甚至一不小心就會虧損。在銀行股連續大漲近兩個月后,市場熱點依然未能出現明顯的輪動跡象。那么,銀行股的一枝獨秀是否會發生逆轉,市場熱點能否全面擴散呢?
招商證券認為,從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和估值角度看,2013年銀行股將成為貫穿全年的強勢板塊,可獲得20%以上的超額收益,建議超配。中金公司也提出“不折騰”的觀點:2013年的核心詞是“不折騰”,即不要做波段,不要做個股切換,保持10個點以上的銀行股倉位,堅持拿住龍頭股份制銀行不動是最好的策略。
分析人士還指出,本輪行情以銀行股為主打,主要由市場風險偏好上升所推動,這主要表現在: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國別風險溢價下調;當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告一段落、底部企穩之后,不確定性的減弱導致市場風險偏好大幅上升;十八大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定改革的表態,導致投資者的長期經濟預期向好。因此,選擇估值彈性大、最大程度代表中國經濟的銀行股進行類指數化投資也就成為情理之中的事情。有基金經理甚至表示,買銀行買的就是對中國的信心。
資金面是否仍有后勁
作為A股市場市值占比最大的行業,銀行股的連續上揚對資金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接近兩個月的上漲中,A股市場成交量并未出現明顯放大,顯示場外資金尚未大規模流入股市,銀行股的強勢上漲,更多是靠資金“拆東墻補西墻”所推動的。
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顯示,最近10個交易日,銀行股獲得了119.72億元的資金凈流入,證券信托類個股獲得了89.62億元的資金凈流入,保險股的資金流入也達到了16.75億元。這三大行業排名同期行業資金凈流入的前三名。與此相應的是,食品飲料、房地產、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農林牧漁等5個行業分別凈流出資金78億元、71.21億元、59.45億元、41.19億元和34.49億元,這五大行業累計凈流出資金284.34億元。
不過,招商證券通過對資金面的測算得出結論:銀行再漲30%不為過。首先,2012年末基金在銀行股持倉市值1011億,銀行股倉位近7%;今年1月末基金平均倉位82%,假設全部加給銀行,1月末銀行股倉位約9%。其次,假設2013年全年基金銀行股整體倉位增加至12%,則銀行板塊的增量資金426億;證監會擬促進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擴容規模為3000億元(包括向臺灣地區單獨增加1000億元),假設2013年僅實現20%(600億元),預計15%的資金配置銀行,則銀行板塊的增量資金為90億元。招商證券認為,按照2013年全年銀行板塊可新增資金516億計算,銀行板塊可繼續上漲43%。即使打7折,即350億元,也可實現33%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