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盡渾身解數,在2012年業績排名戰中博得“牛基”美名的諸多股基,2013年的開局之戰卻極不理想。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度排名前20名的股基,在今年1月以來A股市場的強勁走勢中業績分化明顯,除寥寥幾只股基尚能躋身排名前20外,其余“牛基”排名大幅下滑,甚至有部分在排名榜上“墊底”。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投資者在選購基金時不要過于關注年度業績排名,而應綜合考慮基金的長期業績波動、基金經理的能力等多種因素。
新年開局的陰霾
又一次,股基年度業績排名戰過后,“牛基”在新一年的業績表現驟然變臉。
根據銀河證券數據,截至1月22日,在今年以來331只標準股基業績排名中,去年年度業績排名前三甲的股基已然光環不再,其中去年冠軍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的最新排名滑落至227名,而亞軍和季軍更是雙雙跌至業績排名的榜尾,分居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一,并成為今年以來標準股基中僅有的兩只負收益基金。而若將視野擴大至去年年度業績排名前20的股基,則會發現,除了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匯添富價值精選和匯添富民營活力等寥寥幾只股基外,其余一度風光的“牛基”大多都跌入了業績排行榜單的中下游位置。
業內人士指出,從最近幾年的基金業績表現來看,除了少數股基如王亞偉曾執掌的華夏大盤外,絕大多數曾沖擊年度股基業績排名前20的“牛基”,往往在第二年業績表現或業績排名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A股市場最近幾年波動劇烈,市場風格切換過快,致使股基的業績難以持續走強;另一方面,則是部分股基為爭奪業績排名,存在投資短視的現象,導致基金業績短期波幅過大。
價值投資才能“雙贏”
去年“牛基”在新一年的開局之戰中頻頻落敗,讓許多追逐業績排名的“粉絲”傷心不已,這也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投資股基,不能簡單按業績排名“照單抓藥”,而要綜合基金長期業績表現、基金經理乃至背后基金公司的投研實力等多重因素,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和投資偏好的股基。
“從去年底的情況來看,有些股基為了沖刺排名,用力顯然過度了,這是導致今年開局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針對投資者追逐業績排名的現象,上海某基金經理表示,“其實,無論是從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的角度,這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才能保證基金業績長期穩定增長,才能實現基金持有人和基金公司的雙贏。”
而一位基金分析師則坦承,雖然券商一直將基金業績排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但包括年度排名在內的短期排名,并不會成為他們向客戶推薦基金的重要依據。他強調,對于一些風格較為激進的基金,尤其是過度重倉一個行業或少數個股的基金,雖然很容易短期憑借行業或個股的強力拉升獲取較高的業績排名,成為投資者眼中的“牛基”,但其業績波動幅度會遠遠高于秉承分散化投資的基金,投資風險也遠比投資者想象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