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在周二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出臺了力道強勁的量化寬松政策,包括無限制資產購買,以及上調通脹目標至2%。回想過去半年時間,美聯儲QE3尚未平息,QE4一波又起;歐洲央行為了治愈歐債危機頑疾,亦推出無限制購債計劃。各大央行紛紛放寬銀根,這不免令市場擔憂,貨幣之戰是否就要打響?
日本央行出臺寬松政策
日本央行(BOJ)周二(1月22日)聲稱,在2013年末完成當前資產購買計劃后,每個月將購買一定數量資產且沒有確定期限。
央行指出,日本央行將通過提高資產購買和貸款計劃規模放寬政策,目前每個月將購買13萬億日元資產,包括2萬億日元日本國債;2014年央行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將增加10萬億日元,之后可能會維持。
同時,政府與央行在聯合聲明中同意將通脹率目標設為2%,聯合聲明指出,日本央行承諾實施大膽的貨幣政策以實現物價目標。
美聯儲、歐銀的寬松政策
美聯儲(FED)9月宣布,0-0.25%的超低利率的維持期限將延長到2015年中,將從15日開始推出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QE3),每月采購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當時的扭轉操作(OT)等維持不變。
僅僅過了3個月,美聯儲便又大手筆推出第四輪量化寬松政策(QE4),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其本年度最后一次會議中表示2013年將開始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美聯儲這一最新的刺激措施將取代即將到期的“扭轉操作(OT)”。在此前的扭轉操作中,美聯儲每月購買450億美元長期國債,同時拋售相同數量的短期國債。12位美聯儲FOMC委員中的11位投票支持繼續此前每月400億美元的MBS購買計劃直到就業市場出現顯著改善。從2013年開始,美聯儲將同時購買MBS與美國國債,QE3與QE4很大程度上并行,同時發揮作用。
歐洲央行(ECB)于8月召開議息會議,德拉吉宣布,為了幫助處于危機之中的歐元區國家降低國債收益率,歐洲央行計劃購買相應國家的債權。9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Agela
Draghi)宣布將實施名為“貨幣直接交易”的債券購買計劃。根據該計劃,歐洲央行將購買無上限的沖銷式債券以穩定市場,債券期限主要鎖定在1-3年的短期國家債券上。
貨幣戰爭?眾說紛紜
歐洲央行(ECB)執委會委員阿斯姆森(Joerg
Asmussen)周二表示,并不贊成貨幣戰爭的說法和概念,相信全球合作是更好的方法。
在談及日本的問題時,阿斯姆森表示,如果日本存在結構性問題,當央行面臨采取更多舉措的壓力時,有理由感到擔憂。
德國外貿協會主席Boerner表示,擔憂日本央行量化寬松會觸發貨幣貶值競賽。
他指出,若日本量化寬松政策持續,預期歐元/美元將上漲至1.40。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澄表示:“美聯儲的QE與日本央行的寬松政策大致是相同的,貨幣政策的目標都是刺激經濟,刺激經濟持續的增大貨幣的投放,而基本上不考慮國際目標,不考慮貨幣幣值的穩定。不同之處在于,兩者的貨幣政策目標略有不同,日本主要是通貨膨脹方面的目標,美國直接是就業的指標。另外從計劃的持續性上來看兩者也有不同,日本的計劃要在2014年起才開始發揮作用,短期內作用還不明顯。如果各國都仿效美國和日本競相進行貨幣的投放,那么就可能引發貨幣的貶值潮,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貨幣戰爭。一旦全球經濟不協調,就會造成全球范圍內的貨幣性泛濫,推遲世界經濟的復蘇步伐,也可能陷入新一輪的簫條的周期。”
就在日本央行與日本政府發布聯合聲明的前夕,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Weidmann)警告稱,全球很多國家的政府正在強硬插手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這可能觸發一輪競爭性貨幣貶值。英國、美國和俄羅斯官員也不斷警告全球或將面臨貨幣戰爭風險。劉澄則表示,盡管潛伏著貨幣戰爭的風險,但貨幣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不大,中國要警惕這場流動泛濫對中國經濟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