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大盤在創出新高后快速下挫,各分項指數收盤普跌。其中,上證指數下跌0.56%,深證成指下跌0.28%,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51%和2.2%。上證指數從1949點到昨日最高2335點最大漲幅已接近20%,期間未有像樣的調整,周二的普跌是否會拉開調整的序幕?
本輪行情以來,大盤呈現階梯式上漲,出現了一個規律性的“逢六進一”現象,即上證指數在橫盤震蕩6天后,第7日便選擇長陽向上突破,如去年12月25日大漲2.53%,突破了2200點大關,此前指數在2150點附近震蕩6天;今年1月14日再度大漲3.06%,突破了2300點大關,此前也在2270點附近震蕩6天;本次上證指數在2300點附近震蕩又是6天,這次能否再次“逢六進一”呢?
雙重壓力帶來調整
我們認為,隨著市場的持續反彈,套牢盤和解套盤壓力日益沉重,周二的大幅下跌在情理之中。一方面,上證指數越來越接近2350點到2500點區間,這是上證指數在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長達10個月的核心運行區間,長期套牢盤大量堆積。所以,上證指數在突破2300點后,漲速明顯放緩,更多是以板塊輪動形式開展,也是在緩緩消化這些壓力。
另一方面,本輪行情中許多個股漲幅巨大,利潤兌現沖動較大。特別是許多中小板、創業板個股,由于流通盤較小,借助業績、事件以及超跌等因素,股價連續逼空上漲,個股股價已較充分乃至透支反映了其基本面因素,因而帶來較大的兌現壓力。如周二跌幅榜前20只個股,均為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這些個股近兩個月最大漲幅基本都超過50%,更有部分個股股價翻番。
后續彈藥依然充足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A股持續上漲,其市場青睞度不斷增強,雖然周二大跌,但中期向上趨勢未變。在1月初的亞洲金融論壇上,“目前哪個地區擁有最好的投資回報”投票中,中國得票率最高,為48.9%。表明全球投資者依舊看好中國內地的投資機遇。從后續資金來源看,三路資金有望繼續流入A股市場。
首先,QFII及RQFII資金入市呼聲高漲,擴容前景廣闊。目前,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熱情急劇升溫,直通A股的RQFII額度嚴重供不應求。監管當局加快境外投資者引進步伐,2012年證監會共批復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72家,新批QFII家數為10年之最。監管層表示,目前RQFII及QFII占A股市場比例有望大幅度擴容。
其次,國內機構擴容步伐加快。截至1月6日,新基金審批提速,在發及待發新基金已突破100只大關,達到106只。目前,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銀華基金均手握多只新基金批文,部分已啟動發行。同時,券商資管新規實施兩個月以來,集合計劃發行量增長迅猛,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增集合計劃近99只,產品發行數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70%。
最后,新開戶和空倉戶令后續資金充沛。2012年12月A股新開賬戶數增加,當月滬深兩市合計日均新開戶數為20473戶,其中滬市日均開戶數環比增幅為26%,深市增幅為29%。兩市合計日均基金開戶數為20205戶,環比增加36%。上年末,持倉A股賬戶占全部A股有效賬戶的比重為40%,空倉賬戶占比高達60%。新開戶和空倉賬戶資金,隨時可能逢低入場。
市場短期難有深調
從日線圖上看,上證指數形成了MACD死叉,似乎應有較大幅度調整。但從周線圖上看,上升趨勢依然明確,5周線2277點附近具有強支撐。
考慮到場外資金充沛,逢低買盤意愿強烈,且還受到經濟復蘇與監管政策的雙重支撐,因此我們認為,A股市場近日持續、深幅調整的可能性較小,未來有望以時間換空間的橫行震蕩來修復過高的技術指標,然后繼續向上拓展空間。當然,如有利好消息刺激,大盤也不排除按“逢六進一”的規律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