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供應略大于樓市需求,最大限度實現供求平衡
○ 增加公租房建設量,擴大覆蓋范圍,分流購房需求
○ 及時發布住房供應和價格信息,穩定老百姓心理預期
記者近日從江蘇省常州市房管部門了解到:2012年常州樓市在房價穩中有降的情況下,銷售量出現明顯回暖,樓市出現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去年該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664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8%,均價低于蘇南地區平均水平。成交量達795萬平方米,比格外低迷的2011年增長25%,在江蘇省僅次于南京和蘇州。同年,常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706元,居民房價收入比為6.8,處于合理水平。
在一、二線城市普遍實施限購政策、房地產調控始終嚴厲的情況下,由于多數三線城市不限購,投資投機型購房需求也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這些城市,使部分三線城市的房價出現快速上漲,甚至有一些城市出現大幅波動。
作為三線城市的典型代表,江蘇常州市盡管身處經濟發達、近年來房價上漲較快的長三角地區,且同樣沒有實施限購政策,但多年來房價始終保持在相對低位平穩運行,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適度增加土地供應和加快擴大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的覆蓋范圍,對樓市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現階段,我們認為土地供應量應略大于樓市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實現供求平衡!鄙鲜鲐撠熑私榻B,2008—2012年,常州市商品房土地供應面積4074.85萬平方米,按平均容積率為2計算,折合商品房可開發面積8149.7萬平方米。從實施情況看,同期實際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010.48萬平方米,潛在可售余量為4139.22萬平方米,實際銷售與可售余量之比保持在1∶1左右。保證了土地充足的供應,有利于遏制開發商捂盤炒作。
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量的增加、覆蓋范圍擴大,對分流購房需求能起到積極作用。據了解,常州市近年加快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從去年起開始探索收儲社會房源用作公租房的保障方式。目前該市已實現中心城區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累計已有2萬多戶家庭享受了相應的住房保障。
穩市場首先要穩預期。在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常州市第一時間通過媒體及時發布住房供應和價格信息,為居民購房提供權威的參考數據,穩定老百姓心理預期。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盡管目前常州樓市總庫存較大,但仍然存在結構性供不應求的風險。全市商品住房中大于144平方米的非普通商品住房占到總量的40%,去化周期在28.06個月,積壓較為嚴重。而小于144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房占總量的60%,去化周期為10.7個月,處于合理區間。2013年樓市成交量仍會保持較高水平,特別是中小戶型普通商品房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風險,必須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