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去年12月份的股市上漲行情,如今已經運行了7個星期,期間上證綜合指數的最大漲幅達到了19.65%,股指也已經站上了2300點。經過7周的反彈,無論是作為超跌反彈,還是作為普通的中級行情,應該說大體到位了。擅長技術分析的人士還發現,去年6月初,股指曾經留下2365點至2348點這樣一個17點的向下跳空缺口。當時,大盤從此開始了一輪大規模的下跌,從那時到現在,股指再也沒有能夠回到2350點上方。顯然,如今股市反彈到了這個關鍵點位的附近,何去何從,確實很費思量。
實體經濟發出見底回升信號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去年下半年股市跌跌不休,很大程度上與投資者對于實體經濟運行前景的擔憂有關。因為在這之前,投資者一直在預測經濟何時見底,但始終沒有發現明確的見底信號,這就導致了股市持續單邊向下,估值大幅度回落。即便股指嚴重超跌,并引發技術性反彈,但行情也是曇花一現。這種局面之所以在去年12月份會得到改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那時實體經濟方面確實發出了見底回升的信號,這對投資者信心構成了極大的支持。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滬深大盤有了20%左右的上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經過了此番行情,現在兩市的估值已經不能算太低。就市場平均股價而言,超跌局面基本得到了扭轉。換言之,股市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相當程度上完成了估值修復。在這種情況下,行情要繼續回升,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就需要尋找到新的動力。
其實,這個新動力是明擺著的。上周五,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分季度來看,前三季度是不斷下滑,直至創出7.4%的多年來新低。到了第四季度,則回升到了7.9%。這個態勢告訴人們,中國經濟已經基本走出了前一輪的調整階段,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盡管未來一段時間,經濟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動輒兩位數上升,但是還是有可能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現在,一致預期是今年GDP的增幅在8%至8.2%,這明顯要高于2012年的水平。據此,簡單來說,似乎股市行情也會超越去年2478點的高位。這也就是說,經濟恢復較快增長,上市公司效益的改善以及與之相應的市場投資環境的好轉等,成為了支撐股市進一步上行的基本條件。人們注意到,上周四的時候,股指跌破了2300點,上周五大盤也一度調整,但最終股指還是站上了2300點。并且,當月股指期貨合約幾乎是以最高價交收。這提示出,無論是期貨還是現貨的投資者,對于下階段股市的行情都較為看好。因此,大盤封閉2350點左右的跳空缺口,繼續向上拓展空間是完全有希望的。
中觀微觀層面利好因素頻現
當然,影響股市走勢的因素有很多,僅僅是憑借宏觀面向好的信息,也未必能夠支持股指一路向上。但現在,人們也確實不難從中觀和微觀層面,發現有利于市場走好的因素。譬如說,由于對擬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財務狀況作重點審核,客觀上就拉長了新股發行的真空期,使得股市的擴容節奏明顯放緩。與此同時,有關進一步引進海外資金入市的舉措正陸續出臺,目標是定在現在規模的9至10倍。也許,過不了多久,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不僅能看到很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身影,還能夠看到QFII2的身影。長期以來,制約中國股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供求失衡,股票缺乏有效的買盤。而現在,至少這個問題階段性地得到了緩解。另外,由于管理層的大力提倡,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利潤分配都比較慷慨,投資者確實有希望在市場上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這不僅會提升持股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對行情的演繹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外,不容忽視的因素還有,近期市場熱點比較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打開了投資者的想象空間,也為主題投資增加了新的標的。像上周五國土部批準深圳市試行農村土地入市,這件事情雖然在過去就已經被提及,但能夠在現在出臺,還是有著重大意義。它不僅僅是為農民提供了維護自身權益以及實現財富增值的機會,同時也為實現區域經濟的集約化發展,土地的高效率使用等創造了條件,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此消息公布后,深圳本地相關公司的股價就出現上漲,盡管其中不乏炒作的因素,但深究起來,這里確實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如果人們仔細留意一下近期的各種媒體,應該說不難發現有著很多各種各樣的投資“故事”。誠然,有題材并不等于就有投資機會,但一個題材豐富的市場,一定是不缺乏投資機會的。
上周股市三陽兩陰,在2300點附近震蕩,并且最后完成了突破。就盤面而言,上升形態完好,但成交支持有所不足。這表明,本周股市具有進一步上漲的條件,但最好是在2300點上方再進行一番蓄勢,換手也再充分一些,這樣的話后市運行起來會更加流暢。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不妨多關注一下期指的走勢,新合約成為了主戰場,多空勢必會有較量,持倉量也會明顯增加。時下股指期貨行情對大盤的引領作用較大,若屆時期指選擇強勢向上突破,對股市會有很強烈的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