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打“匯率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12月23日,日本候任首相安倍晉三再度向日本央行施壓,要求日本央行采用2.0%這一通脹目標。安倍晉三威脅稱,如果這一要求得不到滿足,將設法修改確保日本央行獨立性的法律條款。
日本這一表態,拉開了2013年全球貨幣寬松大幕。日前,澳大利亞央行就表示,2013年澳央行有理由、有空間繼續降息。歐央行也表示,歐洲央行可能會下調當前為0.75%的主要再融資利率。而美聯儲始終存在繼續量化的空間,預計QE5甚至QE6出現的可能性并不小。
“沒有哪個發達經濟體能夠容忍自己國家的貨幣對美元不斷地升值!币晃煌赓Y銀行管理層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可以說,目前全球主要貨幣已進入競相貶值的階段,而這種競相貶值的情勢很可能在明年會進一步加劇。
競相貶值救經濟
“沒有哪個國家主動挑起匯率戰,但是各國央行不斷采取的量化寬松政策,在客觀上帶來了貨幣競相貶值的結果!鄙鲜鐾赓Y銀行管理層人士表示。
“競相貶值是不得不采取的辦法!币晃粊碜云邍瘓F(G7)某成員國的消息人士就表示,“大家都想靠出口來擺脫經濟低迷,但如果大家都讓本幣貶值,那么到最后全球經濟不會有好結果。”
在美聯儲不斷推出量化寬松政策的背景下,美國指數從年初至今已經貶值近1%。而在亞洲,韓元和菲律賓比索對美元今年至今均上揚7%;在拉美地區,墨西哥比索和智利比索攀升近10%。盡管,印尼盾、印度盧比以及巴西雷亞爾從年初至今呈現下跌狀態,但是這些發展中國家貨幣并非始終處于貶值狀態,他們也一度大幅升值,而又突然之間大幅下滑,波動性更為劇烈。
無論是采取量化手段還是采取降息措施,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的惟一且最好的理由始終是“刺激經濟增長”。在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看來,這種靠放松貨幣進而刺激經濟增長的效率正越來越低,“如果量化寬松政策有限,那么美聯儲就應該在QE1和QE2之后,再推出QE3和QE4。”
上述外資銀行管理層人士同樣認為,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量化寬松政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有限。不過,該人士進而指出:“雖然效用低下,但是卻無法阻擋發達經濟體政府2013年繼續放松貨幣政策的做法!
寬松猛于“懸崖”
12月2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表示,為避免財政懸崖,將準備重返談判桌進行磋商。
“其實,即使美國財政懸崖最后觸發,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也并不會如市場預期的那般嚴重。一方面,美國政府遭遇財政懸崖已非第一次,而市場早已預見到美國財政懸崖,對這些利空消息也已經有所消化!
“另一方面,財政懸崖一旦觸發可能短時間內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但是美國國會兩黨終究會拿出一個解決方案,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因此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應該不大,導致正在復蘇的美國經濟重新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更不大!鄙鲜鐾赓Y銀行管理層人士認為,“反倒是目前愈演愈烈的量化寬松政策在為全球經濟復蘇‘埋雷’!
奚君羊指出:“從財政運行原理來說,財政懸崖將到政府收入與支出的斷裂,從而帶來嚴重問題。但是政府總能采取辦法來最終維持政府的運行。市場對財政懸崖問題的擔心并非是美國龐大的財政赤字,而是擔心政府將采取何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一旦問題有了確定的答案,那么負面沖擊也就隨之消逝。而發達經濟體不斷地采取擴大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則更可能成為經濟復蘇的‘殺手’!
奚君羊也對記者表示,“發達經濟體無休無止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負面沖擊將大于財政懸崖!
誰為寬松埋單
“發達經濟體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但是這些流動性并未進入實體經濟,如果這些政策對刺激實體經濟真的有效果,那么也就不需要QE4了。因此,量化寬松政策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刺激經濟,而是增加了金融市場的風險!鞭删蛑赋,“全球經濟未來面臨的通脹壓力是當前就可以預見的,尤其是發展中經濟體,只是由于政策效用的滯后性尚未顯現而已。”
上述外資銀行管理層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日元兌美元明天很可能滑下90.00水平,而美元指數則可能仍舊在80.00附近徘徊,甚至更低。歐元并不會甘心走上升通道,即使歐債危機可能有所好轉。在這種狀況下,發展中經濟體要么采取降息措施以阻擋國際資本的涌入,要么人為干預匯市進而壓低本幣,或者兩者兼而為之。當前中國香港所面臨的困境很可能繼續在更多經濟體出現!
“由于發展中經濟體多為外向型經濟模式,因此始終是經濟動蕩加劇時最大的受害者。”奚君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