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日前在港表示,其最新發布的中國證券業年度調查報告顯示,面對監管規則的變化及邊際利潤下跌,中國內地的證券公司將擴展其產品及服務種類。 這份2012年度的報告顯示,在對內地109家證券公司進行研究后,中國證券業,特別是經紀業務,存在著產品及服務類別較為狹窄的現象,而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傭金費率持續下降,傳統的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一直呈下跌趨勢。 數據表明,內地2011年證券行業的總經營收入同比下跌29%至136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則同比大跌50%至390億元人民幣。其中,占行業總收入52%的傳統經紀業務,其收入由于交易量萎縮及激烈的傭金價格戰而同比減少36%。 畢馬威中國合伙人廖潤邦表示,隨著中國繼續進一步深化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將會加速發展,令市場上出現更多創新的金融產品,以增加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券商的傳統業務模式急需轉型,以配合市場的新形勢。 廖潤邦表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市場的證券經紀業務急需從傳統的交易執行模式轉型為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包括向客戶提供投資咨詢服務及理財服務等。他說,證券公司擁有強大的業務經營權限及客戶群,因此在監管機構允許時,他們將有足夠能力擴充業務。 今年10月,中國證監會提高了外國投資者在合資證券公司持有的股份上限,同時允許合資證券公司在持續經營滿兩年以上且符合有關條件的情況下,申請擴大業務范圍。 畢馬威中國合伙人張楚東表示,這些改變讓外資股東能夠對合資公司的經營管理發揮更大的影響,并且縮短了部分合資券商獲得新業務牌照的時間,對于外國投資者來說,這種市場環境更具吸引力,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合資公司成立;同時,中國證券公司也將繼續積極擴張業務,并尋求在海外市場上市,展示他們邁入國際市場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