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上周的回升之后,A股昨日再度展開針對2100點整數位的爭奪戰,盡管滬深兩市股指均有小幅下跌,但仍然守住了2100點整數位,為后續的反彈空間留下了懸念。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114.03點,下跌3.02點;深成指報收8654.74點,下跌24.95點。兩市全天合計成交102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
從盤面走勢來看,前幾個交易日走勢強勁的釀酒食品、券商、地產、有色金屬等板塊整體跌幅居前,而ST、通信、機械、煤炭石油等板塊則出現反彈,成為股指的主要支撐。兩市全天資金合計凈流出22.43億元。
對于股指昨日出現的盤整走勢,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等認為,近期經濟數據利好、政策維穩等諸多因素糾結在一起。但隨著11月中旬的臨近,市場對行情性質的分歧更大,特別是,季節性旺季、維穩預期都將邊際效應遞減,經濟可能出現波動,而“年關”風險也逐漸成共識,獲利回吐的壓力將加大。
而一位私募人士則認為,2105點關鍵點位的突破和夯實,以及權重股(尤其是地產)的發力,使得市場情緒不再悲觀,未來兩周,仍是數據密集發布期,預計需求端的改善(零售、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會逐漸傳到供給端(工業增加值),有望繼續支撐市場情緒。目前上揚量能不濟仍是最大制約,表明周期股的拉升更多是通過權重撬動指數,屬存量博弈,“且戰且退”的局面表現了資金的猶豫,欲突破此空間難度較大。
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等則認為,股指后市走強需確定三個問題,經歷三重門考驗,上周公布的三季報和PMI數據顯示第一重門有望順利通過,但資金和減持的第二、三重門壓力仍在,市場仍面臨考驗。A股三季報全部公布完畢,凈利同比見底基本確定,需求回升和毛利率擴張將帶動凈利同比反彈。10月制造業PMI為50.2%,需求企穩回升跡象更明確,第一重門有望順利通過,11月9日公布宏觀數據將進一步驗證。雖然上周公開市場大幅凈投放達3790億,創年內單周最高,短期回購和拆借利率有所回落,但中期的直貼和拆借利率仍維持高位,本周公開市場扣除央票到期逆回購回籠將達5230億,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壓力將再現。
國海證券分析師馬金良也表示,未來隨著天氣逐漸轉冷,投資和生產轉入淡季,內需推動作用邊際遞減的可能性大。另外,公開市場到期資金和投放資金峰峰相連,造成流動性時緊時松,不利于股市形成趨勢;限售股解禁高峰迫近,市場供求也面臨較大壓力。短期策略偏謹慎,預計市場持續反彈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