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地熱能板塊的強勢未能持續,而市場短時沒能出現新的熱點,大盤整體上呈沖高回落態勢,不過指數周線兩連陽,滬指收于2100點重要心理關口之上,并且仍站在5日線、60日線等多條重要均線之上。從相關經濟數據、政策利好和深滬兩市頻現漲停潮等相關情況看,或預示著市場繼續回暖的可能性較大。
經濟再現企穩信號
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出口186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9月中國的貿易順差也擴大至276.7億美元,高于8月份的貿易順差267億美元。9月出口反彈。圣誕節臨近,每年9月歐美進入采購旺季、歐美日發達經濟體紛紛加碼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短期內帶來市場積極反應,相關指標顯示外部需求出現回暖跡象、國內穩定外需政策提振外貿企業的信心等因素,但更重要的信號是,這或許進一步印證國內經濟已現企穩跡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8月回升0.6個百分點,接近50%的臨界點,為今年5月以來連續4個月回落后的首次回升。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8%,比8月回升2.2百分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13470.8億美元,增長4.8%;貿易順差為1483.1億美元。9月進口1586.8億美元,增長2.4%,扭轉了此前8月單月進口出現負增長的態勢。表明國內需求開始顯示出一定的改善跡象。據新華社13日報道,作為國內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基地,義烏小商品景氣指數9月回到1000基點“枯榮線”上方。雖然今年9月景氣指數較去年同期仍有116.55點的差距,但1009.14點已是今年第二高點,上一次小商品景氣指數超過1000點是今年4月。此外,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降至4年半來最低,美聯儲(Fed)在褐皮書中說,房地產市場轉強提振了夏末的經濟成長,美國經濟正溫和擴張,而美國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其經濟復蘇的鞏固,無疑給我國經濟帶來重大利好。
利好政策再度加碼
繼上周匯金宣布增持銀行股以及相關央企大股東現增持潮后,境外機構也在加緊入市。證監會有關負責人12日通報,目前有超過30家境外機構計劃申請或增加對A股的投資額度,總計申請額度超過100億美元。最近,如此多的境外機構集體跑步入市顯然與交易所主動推薦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新政有直接關系。在交易所推介期間,境外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表示,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其對A股市場的配置比重將越來越高。大多數境外投資者均認為,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已具明顯投資價值。此前,也有境外投資者明確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不斷完善,股市估值水平與歐美市場已基本一致,中國股市已具備非常顯著的投資價值。
也有一些大型國際投資機構提出,現有QFII投資額度不能滿足投資需求,甚至不能滿足正常的股票配置需求。據相關統計,今年以來至9月底,已新批準52家境外機構QFII資格和91.78億美元投資額度。監管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外資股東(包括QFII、境外股東、三資股東)合計持有A股總股本的1.97%,QFII僅占1%多一點。而韓國股市的境外專業機構占36%,馬來西亞占22%,土耳其占34%,從這個角度講,QFII持有A股額度還有較大空間,這些資金無疑將給A股帶來不少“新鮮血液”。
市場期待新熱點
大盤要保持上升勢頭,新熱點必不可少。從最有可能的情況看,三季報業績、人民幣升值預期和相關產業政策出臺均有可能成為新熱點出現的導火索。10月份是上市公司三季報發布期,盡管目前尚無法知悉各家公司具體財報情況,但從相關預告情況看,三季報業績不大可能差于二季報已形成市場共識,而這其中仍將出現不少超預期情況,從而可能成為出現市場新熱點的重要因素。8月份外匯占款現月度凈增長55億元,這或許是準備金率下調時點延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從相關情況看,9月份央行外匯占款仍將繼續增加,有可能達到500億元,10月份更有望回到千億元的增長規模,此外,四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跡象更為明顯,熱錢外流的壓力開始減少,人民幣出現了小幅升值現象,這些因素都有利于外匯占款的回升。
數據顯示,9月份PMI雖仍在枯榮線下方,但較8月份數值已有所回升,初步出現了止跌反彈的跡象。同時,在美聯儲QE3政策作用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于即期市場近期連創新高,因此人民幣升值預期再度增強。最后是“十二五規劃”細則的相繼出臺,也有可能促使相關板塊受熱捧。展望本周,投資者不妨關注上述相關板塊的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