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允許證券公司直投機構設立直投基金、募集并管理客戶資金進行股權投資以來,已有11家券商直投機構參與設立直投基金18只。 其中,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及華泰證券相繼獲得證監會批準成立直投基金,中信證券還成為國內第一家獲準成立并購基金的券商。 從資金方面來看,清科研究中心統計,迄今為止,我國已有券商直投機構38家,2011年注冊資本合計265.80億元,凈資本合計3480.88億元。按照《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規定,證券公司投資到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產業基金及基金管理機構的金額合計不超過公司凈資本的15%。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紅塔證券、太平洋證券、國金證券及南京證券四家券商陸續獲準籌建直投子公司。 張琦說,按照《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規定,證券公司投資到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產業基金及基金管理機構的金額合計不超過公司凈資本的15%。按此比例計算,38家券商直投子公司可投資本量為522.13億元,較2010年同期水平增加13.2%,相比較而言,2011年披露的已投資本量僅為140.06億元,由此可見,券商直投仍有近400億可投資金有待流入,市場對資金擴容規模可以翹首以盼。 2011年《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規定擔任擬上市企業的輔導機構、財務顧問、保薦機構或者主承銷商的,自簽訂有關協議或者實質開展相關業務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產業基金及基金管理機構不得再對該擬上市企業進行投資。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琦表示,直投晚于保薦的“保薦+直投”模式被叫停,再加上國內實體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二級市場低迷,券商直投回報水平也難見往日風采。因此,以LP身份參與直投基金或以GP角色管理基金的發展模式將是券商直投業務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琦表示,券商系直投基金的興起有助于原有的券商直投業務規避資金規模限制、拓寬投資人范圍、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新興產業、擴大早中期項目的投資力度、豐富多元化的投資結構,再加上券商直投基金受到政策監管嚴格、風控體系更為完善與規范,能促進PE市場進入良性競爭軌道。然而,券商直投在利用自身資源及規范運作優勢的同時,如何建立完善的投資決策機制及市場化激勵機制才是券商直投基金突破自身不足、順應市場潮流的基本點。 據了解,相關監管政策對證券公司申請直投試點資格明確要求,其中三項要求包括公司分類評級需為B類B級以上,最近12個月凈資本不低于15.00億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擔任股票及可轉債主承銷的項目在5個以上,或股票、可轉債主承銷金額在100.00億元。根據證監會2012年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2011年凈資本以及公司過往3年承銷業績,包括國開證券、國都證券等30家證券公司已滿足上述三點要求,券商直投機構數量將在現有38家基礎上繼續擴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