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與國際購物中心協會本周發布的一份全球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零售地產交易額超過了一萬億美元,而零售地產交易的重心正在向亞太地區轉移,中國正位居全球零售地產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20個國家榜首。 零售地產指作為商業用途的地產,與以居住功能為主的住宅房地產和以工業生產功能為主的工業地產等相區別。這份題為《重新定義零售地產投資》的報告指出,自2004年以來,全球零售地產直接投資額平均每年為1000多億美元,其中2011年的直接投資額達到了1225億美元。到2020年,零售地產年度投資總額將達到1600-1800億美元,較2011年上升30%-50%。 報告預測,得益于合理的人口結構和正在迅速壯大的中產階級,亞太地區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目的地。到2020年,亞太地區有望占據全球零售地產投資總額的26%,而這一比例目前為22%,上世紀中期僅為11%。 仲量聯行中國投資部總監翰德偉說:“中國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誘人且令人興奮的機遇,不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且有望在2020年成長為一個零售地產年投資額高達150億美元的市場。憑借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快速的城市化發展、強勁的消費增長和不斷擴大的優質基礎設施建設,針對零售地產的投資將愈發呈現出全球化特點。這是本個十年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報仲量聯行國際資本集團總監Arthur de Haast表示:“由于中國、巴西、土耳其等經濟快速增長的市場正在吸引全球投資者,因此全球范圍內的投資目的地選擇范圍也在不斷增加。隨著零售地產的質量和供給得到不斷改善,流動性水平不斷提高,房地產透明度不斷提升,零售地產投資銷售領域即將迎來進一步的快速全球化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