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他們在市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推動市場發展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力量正被監管層重視。
上周五上午(9月7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攜兩位副主席,以及多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共同出席了一次內部座談會。參與如此高級別座談的另一方則是私募基金的重量級代表,包括私募股權基金(PE)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陽光私募)。后者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但卻一直游離于“體制”之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鼎暉、弘毅等四家作為PE的代表機構參與了此次會議;陽光私募方面則是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的重陽、星石、凱石等三家機構。此外,對于陽光私募行業做出過開創性貢獻的華潤信托也受邀參加了座談。
此次會議的針對性非常明確:監管層希望與私募界頂級的機構面對面交流,了解目前行業的基本情況,了解監管層以及交易所、券商等服務中介的工作還有哪些改進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探討如何壯大包括私募基金在內的機構,并讓這些機構在二級市場上真正起到專業的引領作用。
證監會此舉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郭樹清從上任之初就提出的提高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占比、大力發展財富管理行業的愿景。就在一周之前,證監會宣布了重新放開信托開立證券賬號,長期以來制約陽光私募提升管理規模的最大障礙終于得到解決。
陽光私募獲平等地位
盡管此次會議上并沒有提出一些新的實質性政策,但監管層釋放的信號已經傳達給了整個私募行業。
在過去的幾年內,盡管有一些機構的規模已經足以與公募基金等機構匹配,但監管政策的不明朗使得更多規模之下的陽光私募一直處在尷尬境地。一位陽光私募人士就曾對記者表示,覺得自己隨時都有收手不做的準備。
證監會今年以來加大了對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行為的查處力度,雖然一些案件并未針對私募,但一時間也在私募行業引起討論,一些業內人士擔心會影響監管層對陽光私募的態度。
近期,證監會通過與銀監會的溝通,恢復了信托產品在登記結算公司開立證券賬戶的工作。這一舉措大大提振了陽光私募的信心。
“起碼明確了監管層確實是支持陽光私募做大做強的。”昨日,一位陽光私募人士表示,除了信托賬號這一實質性的利好之外,監管層的態度更是給了行業信心。
正在修訂中的《基金法》,已經確定將把陽光私募納入監管范疇,并給予合法的地位。并且規定陽光私募基金達到一定規模后,甚至可以發行公募產品。這意味著在資管行業,不再有“公私”之間的不平等地位。
PE有望獲更多支持
從目前的實際來看,PE行業并不在證監會的監管范圍,但其通過對上市和未上市公司的投資行為,也直接參與到資本市場中。
證監會一直支持PE和VC機構參與資本市場。從海外實踐來看,VC能夠幫助高風險的技術型公司克服早期成長的困難,更快地與資本市場結合。剛剛擴大試點的“新三板”,按照證監會的設想,也是將VC機構和產業資本作為最主要的投資者群體。
PE在成熟市場更多參與行業整合,有時甚至將表現欠佳的上市公司私有化,進行一番重組之后重新推向資本市場,對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市場效率有積極的意義。
目前,國內一些大型PE機構已經開始參與到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購和重組中。如此次參與內部座談的弘毅投資,就在去年參與了蘇寧電器的定向增發,試圖幫助其完成向電子商務與線下銷售相結合的轉型。
但就目前的市場形勢而言,PE行業也存在大量機構集中于上市前股權投資的情況,對企業的增值服務不夠,參股的估值水平卻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二級市場,存在系統性的風險。
此外,證監會監管的證券公司也已經開始從事PE業務,未來基金公司除了二級市場的投資之外,也將可以投資未上市股權。通過與PE行業的交流,證監會或許也在為拓展監管領域做準備。
據記者了解,證監會已經或正在制定有關兼并收購的支持政策,這些政策也將為PE投資資本市場提供便利。
就在證監會召集此次閉門會議的當天,A股市場創出了8個月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上證指數上漲3.7%,深成指上漲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