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們做漢堡的方法那叫一個隨心所欲。想要個四分熟的?沒問題!外焦里嫩且巨大多汁的漢堡是任何夏季野餐聚會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那會兒的食材是多么令人放心啊!
1993年,一場致命的大腸桿菌疫情在美國西北部爆發,導致數百人患病,另有四名兒童喪命。這場疫情爆發的源頭最終被確定為一家名為玩偶匣的漢堡連鎖店所制作的未煮熟的碎牛肉。
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教育水平較高的發達社會中,整個社會都意識到良好的健康水平是要維系在無菌食物之上的。流水線般的屠宰方式因其不衛生的操作環境,極容易造成大腸桿菌進入食品供應系統,這種方式已經被叫停。政府新出臺規定,任何工廠只要出運遭污染過的牛肉都會被立刻關停。廉價卻精準的DNA檢測如今可以以一種合理的價格檢測出幾乎所有種類的病菌。經由食品傳播的大規模病菌傳染疫情的爆發幾乎已經絕跡了。
美式快餐給中國帶來重大健康風險14種無益于健康的“健康食物”“飼管飲食”:減肥無底線?哈哈,以上純屬開玩笑!我們當然不能讓政府機構在高效率的食品生產過程中插上一手。消費者應該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們因為食物而生病,那也是他們咎由自取。我們一定要確保自己做的漢堡像火星表面般無菌。如今要想放心地消費這些廉價食品,這是你不得不付出的一些小代價。
這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從此就不再進行任何細菌檢測了。事實上,美國農業部最近宣布要開始檢測牛肉中六種不同的致命性大腸桿菌菌株。到目前為止,只檢測出了O157:H7菌株,這也是1993年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這雖是一種進步,但農業部尚未開始檢測沙門氏菌或是別的致病性細菌。
牛肉生產行業反對政府有關檢測牛肉中病菌的任何舉措。這么多年來,通過對國會議員的游說和法律法規,牛肉生產商成功地削弱了農業部的權力。舉例來說,12年前,農業部試圖關閉一家位于得克薩斯州的沙門氏菌檢測不合格的牛肉工廠。牛肉加工業協會一紙訴狀把農業部告上法庭并打贏了這場官司,因此,農業部至今還無權關閉沙門氏菌檢測不達標的工廠。
目前的科技手段完全能夠檢測出時不時出現在雞肉或是牛肉中的病菌。自從玩偶匣疫情大爆發之后的20年里,DNA檢測手段雖然變得更快更便宜和更精準,但我們仍未將其用于食品檢測中。肉類加工企業并未說明其反對DNA檢測手段的理由,但無人知道一旦消費者得知他們購買的肉制品中含有這么多細菌時,他們會作何反應。
美國農業部的確已經開始著手檢測O157:H7型大腸桿菌了,今年上半年,共檢測了6,427份牛肉樣品,其中有470份(7%)的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考慮到O157:H7只是我們已知的六種致病性菌株中的一種,而且這一菌株在1993年就已經被發現,這一結果相當令人震驚。
另外,雞肉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大部分生雞雞肉里(無論是否是有機的)都布滿了沙門氏菌或彎曲桿菌,這就是為什么沒人愿意吃半熟雞肉的原因。
但是,這些細菌到底來自哪里?或許你已經知道答案了,那就是糞便。目前生產牛肉或雞肉的設備很難將動物的肉和糞便徹底分開,而要改變屠宰或是生產方式的成本又會很高。但消費者要求食品生產商為我們提供安全食品的要求難道很過分嗎?
幸運的是,若是你把肉煮得久一點兒,就會安全一點。這樣做的話,或許口味會差了點兒,但也只能這樣委曲求全了,所以,一定要把這些漢堡烤透再烤透。什么?這樣會太干?番茄醬不就正好派上用場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