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未出現連續七周的“黑色星期一”,表明A股市場的運行節奏出現變化。在連續調整七周后,滬深股市已進入日線級別的反彈。相對而言,前期的強勢板塊(釀酒、醫藥、特別是中小股票)延續之前的強勢,反映出推動2100點以來反彈的主要動力依然是存量資金。由于存量資金不足,這輪反彈中有題材的中小股票的走勢將明顯強于藍籌股。面對上檔層層密集成交區,上證綜指向上反彈的空間較為有限。 今年7月份CPI同比上漲1.8%,表明國內通脹壓力暫時緩解。7月份PPI同比下降2.9%,反映出國內需求不足,而PPI環比繼續下降令人擔憂。我們認為,CPI在2%以下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四季度CPI將重新回升,國內通脹的壓力并沒有解除。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2%,比6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1%。年內二次降息對經濟刺激的作用并不明顯,但有走穩的跡象。我們預計,8月份銀行或再次降息、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雖然創出8個月以來新低,但月環比降幅為0.1個百分點,小于上月的0.2%,好于歷史同期環比下降1%的均值水平,反映當前經濟企穩跡象明顯。7月新訂單指數為49.0%,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該指數今年4月以來持續下降。其中,出口訂單指數的回落對于新訂單指數影響較大,本月只有46.6%,環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這表明全球經濟的低迷仍在繼續拖累我國外需增長。歐元區7月份PMI初值46.4,為連續第6個月收縮;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至1.5%。 雖然在政策持續穩增長的努力下,三季度中后期經濟持續回穩的可能性較大。但下半年迎來的經濟復蘇仍是比較弱勢的,畢竟當前存在的諸多經濟結構性問題都會制約經濟回升的力度。今年是2009年以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所激發的制造業產能擴張集中釋放的一年,這也就使得需求的小幅擴張難以持續改善企業經營狀況,企業很容易陷入“需求企穩——生產擴張過猛——產品價格回落——企業被迫再次減產”的怪圈中去。 2009年以來我國經濟更加地依賴房地產,這也使得政策層面的流動性放松已經受到更多約束。盡管當前實體經濟的復蘇需要央行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但考慮到更多的資金會因此流向房地產市場,從而加大當前房價上漲的壓力和調控的難度,央行對于放松貨幣政策不得不抱更謹慎的態度,這也是為何在7月資金面比較緊張之際,央行始終沒有下調存準的原因。鑒于近幾個月,國內房地產成交放量、房價又出現反彈。如果房價反彈持續,管理層可能出臺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目前中國正處于艱難的經濟轉型期,又適逢美國、歐洲經濟低迷和歐債危機,由于2008年底、2009年4萬億經濟刺激所帶來的隱憂,我們認為,穩增長和保增長最大的區別在于,跳出了長期以來“為增長而增長”的怪圈,更講究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民生問題。因此,在穩增長、調結構二者之間,調結構要排在穩增長之前。很顯然,要順利完成經濟結構性調整,國內經濟增長要“主動”降下來,否則企業哪有主動尋求轉型的動力?若此,未來管理層刺激經濟的政策將較為溫和,和目前很多機構的預期有很大的差距。 36家央企概念股業績快報顯示:上述36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3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3%;但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滑4.6%。其中,19家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高達52.8%。而從201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看,已公布業績預告的139家央企概念股中,中報業績預減、略減、續虧和首虧的達到了94家,整體預減比例高達67.6%。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今年上半年藍籌股業績下滑的現狀,而三季度業績尚未出現明顯改善的跡象。預計中報公布結束后,A股市場動態市盈率將有明顯的上升。 由于國內經濟減速,美國、歐洲經濟低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等原因,使得很多國內生產企業和貿易商面臨資金鏈問題,給A股市場增添了潛在的隱憂。比如:光伏產業的高負債,空調行業的高庫存,鋼材、鐵礦石、銅貿易商緊繃的資金鏈,國內煤炭市場陷入“寒冬”等等。值得關注的是,國資委日前預警央企停止純規模擴張,要求鞏固資金鏈,并要求央企加快銷售去庫存。如果企業通過價格完成去庫存,必然影響到相關公司的業績。此外,銀監會7月底表示,要嚴防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體系傳染。 美國農業部8月8日宣布,受持續干旱等自然災害影響,又有12個州的44個縣被確定為自然災害的主要受災區,目前美國共有33個州的1628個縣被定為受災區。俄羅斯農業部7月宣布,受惡劣氣候條件的持續影響,2012年俄糧食總產量預期將從8500萬噸下調至8000萬噸。2011年中國糧食進口量超過總消費量的10%,如果國際糧食價格延續近幾個月上漲的趨勢,中國將面臨新的輸入型通脹壓力。若此,將給管理層調結構、穩增長增添很大的難度。 我們認為,2100點不是今年最低點。但鑒于政策呵護股市、對刺激經濟政策預期、A股市場嚴重超跌、全球股市進入反彈周期,預計2100點開始的反彈還將延續,將圍繞2150點搭建整理平臺。前期在A股市場調整時的強勢股,想必其中的機構不會輕易放棄這次反彈的機會,仍將呈現各板塊輪流反彈的特點。這次反彈能走多遠,不妨把創業板指數當一把標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