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首期開盤消化率達到60%~70%,才能為項目營造好的市場口碑,利于后期銷售,一旦因定價過高影響了首期開盤的消化量,那么后期銷售將更加艱難。 “在目前開盤前的蓄客階段,我們每周末的看房客人都在百組以上,卡也已經辦了1000多張了。現在我們項目精裝修的1~3居對外報價是14000~15000元/平方米。”7月26日,北京大興天宮院區域的金融街·融匯項目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作為開發商的確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回溫的熱度,在龍湖時代天街、保利春天里等熱銷項目聚集的這一天宮院區域,金融街·融匯也將在不久之后入市拼殺。 不僅僅是金融街·融匯有開盤入市的想法。據亞豪機構統計,8月北京共有34個項目計劃入市,這一數字也創下了今年北京月度開盤量的新高。 種種跡象表明,在樓市持續向好的帶動之下,開發商的推盤熱情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 中原數據顯示,北京住宅市場的成交量已經連續數月上漲。截至25日,7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套數為9615套,還比上月同期的9158套上漲了5%。預計全月成交量將超過1.2萬套接近1.3萬套,這一成交量將再次創造2012年年內的新高點。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盡管由于成交結構的變化拉低了7月北京樓市的成交均價,但也不可否認大量在售項目正在熱銷推動下回漲價格,特別是6、7月份,北京樓盤漲價現象持續增多,再加上近期土地交易頻頻,以萬柳、舊宮兩地塊為代表的高價地加劇了購房者對于未來房價的上行預期,剛需客群擔憂房價上漲之后失去購房機會,急于“追漲入市”,進而支撐成交量上揚。 事實的確如此,據北京中原統計,在6月及7月成交量占據前100的60個住宅類項目中,成交均價上漲的達到了43個項目,占比高達72%,個別項目成交均價上漲幅度超過5%。 在成交量與房價雙雙上漲的帶動之下,意欲借勢加緊推盤的開發商不在少數。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8月,北京共有34個項目計劃入市,其中包含了金域緹香、金融街·融匯等13個純新盤,及金茂府、鴻坤曦望山等21個老項目后期。 根據以往的操盤慣例,純新項目的開盤定價多趨保守,以低價開盤策略為主。但據亞豪機構監測,8月上市的新盤卻有多個定價偏高。 任啟鑫表示,只有首期開盤消化率達到60%~70%,才能為項目營造好的市場口碑,利于后期銷售,一旦因定價過高影響了首期開盤的消化量,那么后期銷售將更加艱難。 7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統計數據顯示,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指數的平均值在2011年10月開始連續8個月的下調后,再次出現了上漲,平均指數上漲了0.02;與此同時,二手房住宅價格指數,也停止了從2011年8月開始的連續10個月平均指數下調,環比平均上漲了0.09。其中,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5月上漲了0.3%。 “6月房價數據上漲幅度超過預期,調控效應降低,市場對房地產的走勢存在疑惑,擔憂調控再起。”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7月24日,國務院宣布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意味著,市場中的擔憂終于變成了現實,國務院的專項督查,主要是由于近期全國一些城市的樓市和土地市場都出現了回暖的跡象,且進行調控微調的城市在今年以來層出不窮,地方政府與中央的博弈加劇。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常清表示,此次國務院開展專項督查,無疑將加大市場對于下半年調控從緊的預期,未來中央對于地方政府企圖救市的微調政策也將嚴加管控。之前的地方調控松綁的紅線或將被重新定義。因此不排除個別城市之前通過的松綁政策被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