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家在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控,給房地產業帶很大沖擊。目前滬深上市房產中,已統計到46家房產企業以快報或預告等形式,發布了上半年利潤情況。數據分析顯示,有24家房產企業的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或虧損態勢,僅22家房企的業績出現增長。
24家房企虧損或縮水嘉凱城成“首虧”
在24家房產企業中,嘉凱城成“首虧”,被扣上今年上半年“最熊房企”稱號。其利潤下降幅度達到了4901.43%,同比巨虧3.5億元。
嘉凱城表示,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受房地產行業的整體環境影響,導致半年度實際可結算項目少,可確認的銷售收入較少,從而凈利潤為負數。但據媒體披露,嘉凱城主打中高端項目,且其項目多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的,早在2010年因為長三角地區的限購令的措施,造成其項目擠壓,業績下滑。隨后之嘉凱城還逆市發展,盲目的擴張項目造成企業巨額外債,困難重重。而其內部存在嚴重的人事糾葛,復雜的人事關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發展。
世紀星源、京投銀泰這兩家企業也分別摘得利潤降幅第二、三名的“殊榮”。
京投銀泰,虧損達到了1.28個億。關于業績的虧損,京投銀泰解釋道:其一,因為上年同期公司大紅門項目實現房地產銷售結轉,實現凈利潤較大,但截止今年6月30日,公司現有房地產項目尚無竣工結算及銷售結轉。再者,公司的參股公司因酒店業務開業時間較短而出現虧損。
其中,ST珠江虧損達3500萬元-4500萬元。ST珠江方面表示,本期可結轉的房地產銷售收入減少及旅游酒店業務淡季虧損所致,導致了公司凈利潤虧損。
沙河股份、高新發展、萬方地產,三家公司預估虧損也均達到900萬以上。綠景控股虧損達到440萬,其較上年同期是扭虧的,但是任然未擺脫虧損的命運。海德股份虧損達100萬左右,銀潤控股、ST合臣、ST中房也都在虧損的行列。
知名地產企業,榮豐控股和保利地產日子也并不好過,分別預計利潤下降82%-92%和12.13%。據媒體報道,保利凈利潤下降并非由于結算毛利率出現大幅下滑,從利潤總額指標同比增
12.8%來分析,凈利潤下滑更多是受大量
51%權益項目結算導致少數股東損益率上升影響。另外財務費用和結算收入的跨期不匹配也對凈利潤有所侵蝕。
在21家有利潤漲幅的企業中,中關村、創興資源、重慶實業,三家企業位列漲幅三甲。
中關村預計,其上半年凈利潤暴增54倍,漲幅達到了4560%-5408%。公司方面稱,這次利潤漲幅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轉讓宏基建筑83.33%的股權,帶來了5300萬元的收益。創興資源的利潤漲幅達到了1300%以上,因為公司參股其子公司上海振龍房地產的部分項目開發,已經交付使用并結轉收入和利潤,給公司帶來了投資收益,以及公司出售了振龍房地產的5.23%股權帶來的股權收益。重慶實業的利潤增幅達到了1178.15%,公司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系公司轉讓參股公司瑞斯康達18%股權,在一季度確認轉讓收益約8482萬元。
“以價換量”房企利潤大降下半年房價或微漲
鏈家地產研究顯示,從2012年上半年銷售數據來看,35家大型房企銷售5455.34億元,同比上漲11.8%,,大部分企業均已完成了全年目標的一半以上。房企銷售業績大多頗為亮眼,同比上漲幅度可觀,但房地產行業整體利潤反而遭遇下滑。
例如金地集團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2012年1-6月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113.5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增加40.1%;累計簽約金額13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6%。而保利公司表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18292萬元,同比增長32%。同樣華遠地產的業績快報也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8.73%.這些房企上半年的銷售業績都在上漲。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研究員陳雪指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或是部分房產企業為了去庫存化,以快速回籠資金,犧牲利潤,以價換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銷售額增加,其利潤受到帶動作用也會減弱。
陳雪還認為,雖然部分房企的虧損和利潤下滑緣于報告期內結算項目少等結構性因素,但是接近六成房企出現虧損或利潤下滑,且虧損房企數超過了2011年年報披露數(8家)。表明2011年2月開始的新一輪調控政策對房企利潤的影響十分深入,并且大型房企受到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還指出,在犧牲利潤,以價換量的情況下,即便銷售額增加,其利潤受到帶動作用也會減弱。
而隨著樓市成交量的回升,房產企業資金逐步回籠,下半年房產市場或出現微漲。
克而瑞分析師楊晨青預計,今年下半年房企業降價的空間將明顯萎縮,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今年市場上在售或將要入市的項目其土地基本都是在2009、2010年購得,土地成本普遍偏高;二是相當一部分房企、尤其是品牌企業,去年以來的降價幅度已較大,幾乎達到自己的底線;三是政策環境逐步放松,未來樓市向好的預期在加深,房企也缺乏繼續降價的動力。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則表示,如果不出臺調控新政策,下半年房價必漲無疑。他分析認為,按照目前市場的走勢,房價連跌了8-9個月后有企穩的跡象,春節過后已經有連續4、5個月成交量是持續反彈的,成交量持續反彈之后房價也會止跌。
調控還需走鋼絲房產稅可能擴圍
受調控的影響,房產投資增速回落,“拖累”了GDP。以房地產拖累經濟為由要求放松調控政策,這是目前眾多專家學者所憂慮的。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表示:“目前房地產調控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將樓市與GDP捆綁的思維束縛,忽視了調控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所取得的成效和調控的初衷。”
為了更加長久持續有效的控制房價的上漲,有消息稱,房產稅可能借此機會擴圍。
日前,全國人大財經委在聽取上半年經濟形勢匯報時強調“更多依靠經濟手段調控房地產市場,通過稅收等政策遏制房地產市場投機”,被市場解讀為房產稅造勢。
邵宇也認為:“現在仍處于調控的關鍵時期,相關政策存在從緊的可能性,尤其面對投資、投機性需求抬頭趨勢,政策會繼續從緊。這種情況下,增加了房產稅出臺的機率。”
這一預期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左小蕾認為,當下應努力使引導房地產市場回歸居住為主的調控終極目標長期化,制度化,可行的辦法是實施房產稅。
從國際經驗看,除了增加居民的收入,還應建立合理的房產賦稅這一長效控制機制,才能保持房產企業健康發展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