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北京房價再次出現躁動,提價之聲此起彼伏,不少在售樓盤實際提價在千元左右。今年的買房最佳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專業人士預計下半年房價下挫的可能性很小。
上周成交量意外下滑
截至7月中上旬,北京合計簽約新建住宅套數為7952套,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為10446套,合計總簽約套數達到了18398套,同比增長22.1%,較去年同期簽約量的增幅更是達到了64.6%。
但就在市場預期成交量會繼續放大之時,上周這一態勢卻戛然而止。根據北京住建委的網簽數據統計,7月16日至22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簽總量為1982套,環比前一周下跌31.3%,成交量創近11周以來新低。
對于成交量的突然下挫,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多因素造成這一結果。“上周成交量萎縮主要體現在新建住宅上。7月為市場供應淡季,預售項目在前期增加的情況下,大部分簽約高峰期已經過去,成交量有短暫下滑,預計在最后一周依然有可能集中增加。”
部分熱銷樓盤漲價
除了供應量的減少,樓盤漲價也影響了市場的購買欲。
根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漲價的樓盤分布在北京全市各個區域,位于朝陽的首開·常青藤,6月份均價不過20867元/平方米,目前已經提價到22144元。位于順義的魯能·7號院,均價由上個月的11231元/平方米上漲千余元,已經達到12565元。
位于房山的項目也開始集體提價。房山翠林漫步目前的均價已經在14800元到15000元之間,而在一個月之前,均價只有14000元左右。此外,大興的保利春天里、通州的君合家園、密云的綠地·國際花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揚。
提價打擊購房熱情
房價的升溫讓買房者頗為糾結,“一些樓盤的優惠措施變少了,有些直接就告訴我們,如果現在不交定金、一周之內不交首付,這房就沒法給我們留了。”剛剛在通州交了定金的張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最終買了一套148平方米的房子,首付接近一百萬。
除了直接漲價,開發商似乎又重新找到了房地產牛市的控盤感覺。“現在推出的房源明顯不多,一般就是三四十套,選擇余地不大,售樓小姐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隨時可能被搶光。”
但大多數有意購房者面對房價的反彈,更多的是無奈。“現在這個階段,有能力買房的早已經趁低點買入了。如果降不到位,依然是無法下手。”在北京工作3年的小吳最近一直在看樓盤,但依然覺得希望渺茫。“最近不斷收到售樓小姐電話,大致都是一個意思,要漲價!”
“一方面,新聞里不斷說要繼續房價調控,房價調整沒有到位,但售樓小姐又不停地說要漲價,到底市長說了算還是市場說了算?反正我們是迷糊了。”小吳嘆息房價看不懂。
就在市場動作頻頻之時,政府也是頻頻喊話,國土部強硬表態,下半年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統計局強調房地產調控不能放松。
財經觀點
一旦調控出現反彈 隨時出臺新政策
近日,房價重現漲價端倪,《人民日報》接連發文,喊話樓市調控,
稱“不讓地王干擾預期”,“調控不能功虧一簣”。
在《調控不能功虧一簣》一文中,《人民日報》直言,“穩房價,政策沒有任何松動;穩增長,樓市并非唯一稻草。”而《不讓“地王”干擾預期》一文則重申了國土資源部之前的判斷:“大幅溢價、‘地王’頻現的市場基本面不存在。”
“本輪樓市調控,歷經數年時間,房價不再瘋漲,調控效果初顯,成績來之不易。眼下,不少地方交易回暖,房價出現回漲苗頭,調控仍處關鍵時期。”
“此時此刻,如果放松調控,任由房價反彈,幾年的努力將毀于一旦,百姓的期待將化作泡影,政府的信譽更將大打折扣。”
通過穩房價、擠泡沫,有利于凈化市場環境,有利于穩定行業發展,有利于降低經濟風險。這一點,已為本輪調控的實效所證明:投機炒作的行業亂象明顯減少,穩扎穩打的行業龍頭業績不俗。
近期,決策層反復強調,當前仍處關鍵時期,樓市調控不能放松,并加強信息監控,督察執行情況,抓緊研究對策。一旦房價反彈超出預期,隨時出臺新的調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