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樂節現場。 |
 |
7月8日,美國音樂人約翰博士表演。 新華社/美聯 |
 |
7月5日,英國知名搖滾樂隊The Cure登臺表演。新華社/美聯 |
作為歐洲最著名的音樂盛事之一,一年一度的羅斯基勒音樂節在萬眾矚目中如期而至。7月5日至8日,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以西35公里的古城羅斯基勒再次掀起一場搖滾風暴,大有橫掃歐陸之勢。
四天四夜,不論刮風下雨,晝夜更迭,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近8萬名樂迷像朝圣一樣,在歐洲大陸北端這塊方圓不過數公里的草地上安營扎寨,風餐露宿,如醉如癡,膜拜心中的音樂之神。來自全球的200多支一流樂隊向樂迷們傾情奉獻了約200場精彩演出。樂迷們午夜長嘯,歌舞不休,約會日月,仰天暢飲,享受這勾魂攝魄的音樂大典。
今年的演出涵蓋了搖滾、民謠、電子、說唱、流行、爵士等多種音樂形式。許多歌迷背負行囊,遠渡重洋,從音樂節開幕前5天起就在音樂會現場安營扎寨。組織方估計,音樂會期間羅斯基勒的草坪上搭建的帳篷超過了5萬個。
今年的音樂節云集了眾多世界頂尖樂隊。英國知名搖滾樂隊The Cure在5日晚的開幕演出上展示了頂級現場演唱效果;美國樂隊The Shins的粗獷奔放讓人領略到躍馬挎槍縱橫天涯的西部風情;而丹麥樂隊Kellermensch的演繹則在柔韌中透露出維京海盜桀驁不馴的血性。美國著名搖滾音樂人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率領他的E Street Band樂隊在7日晚技壓群雄,以剛烈的北美風獨領風騷;冰島著名女歌手“音樂精靈”比約克(Bjork)在8日晚的閉幕演出中則對全場大施魔咒,令數萬觀眾幾近瘋狂。
羅斯基勒也是眾多未來樂壇新星嶄露頭角的場所。音樂節發言人克里斯蒂娜·比爾德對記者說:“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傳統,演出的樂隊在羅斯基勒音樂節的演出通常都是他們職業生涯的亮點,這或者是樂隊嶄露頭角的時候,或者是樂隊重塑自己的時刻。這使得我們這里成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音樂節。只要你來到這里,你一定可以找到你所熟悉和喜愛的音樂,同時也會發現一些新的音樂。”
今年英國的民樂樂隊Bellowhead把爵士音樂和Funk音樂巧妙結合起來,非洲馬里的盲人歌手Amadou和Marian把搖滾音樂和非洲部落音樂糅合得天衣無縫,深受歌迷好評。47歲的“粉絲”凱爾·漢森告訴記者,他從1986年開始每年都來羅斯基勒音樂節,羅斯基勒是他了解音樂潮流和新樂隊的圣地。他說:“我在一年中其他時間都不聽新樂隊的音樂,但我在羅斯基勒音樂節上從不錯過。”
羅斯基勒音樂節的另一特色是對演唱會時間的設定。音樂節規定,主舞臺上每支樂隊的表演時間不得少于1個半小時,其他舞臺上樂隊的表演時間不少于1小時。漢森說:“在這里,你能欣賞到樂隊的整張專輯,而不僅僅是那些流行單曲。”62歲的美國搖滾巨星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更是寶刀不老,在今年的音樂節上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馬拉松式現場演出,為數萬觀眾演唱了《Dancing in the Dark》《Twist and Shout》等膾炙人口的名曲,充分顯示其搖滾天王的地位。
羅斯基勒音樂節吸引了來自全球、不分年齡的樂迷。44歲的德國教師瑪蒂娜·克雷奇默爾對記者說:“這是我第11次參加羅斯基勒音樂節,我認為這里有最好的音樂,這里的人很友善,音樂節地點很理想。”18歲的丹麥小伙尼古拉·托尼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音樂節,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開始。這里的音樂和文化對我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當然,羅斯基勒帶來的不僅僅是音樂。對于很多歌迷來說,音樂節還給他們提供了盡情嬉戲、狂歡、宣泄和交流的機會,還有對經濟和文化的貢獻。羅斯基勒音樂節的官方報告稱,2012年音樂節期間預計共消耗100萬升啤酒和4萬升葡萄酒。去年,音樂節實現利潤1960萬克朗(約合320萬美元)。今年的盈利還在統計中。
今年27歲的亨里克·彼得森對記者說:“羅斯基勒音樂節的氣氛真的很特別。這里的人們很開心,很友善。我從來沒有在這里見過打架斗毆事件。當你站在那里,音樂在演奏,世界上沒有其他感覺可以和這相比。你在享受生活,忘記其他一切。”
今年的音樂節還處處透露著環保節能的理念,顯示出組織者打造“綠色音樂節”的獨具匠心。據稱,本次音樂節所用電能全部來自可持續能源。比如,青年休閑娛樂中心采用了自然采光照明的獨特設計;音樂節還設有一個“太陽能樹”的特別裝置,樹干用太陽能面板組成用來發電,而樹枝則可以給參加音樂節的觀眾的電子設備充電。此外,音樂節現場設有可用人力發電的腳踏車,把觀眾們運動健身所產生的能量收集起來供音樂節使用。組織方尤其重視垃圾的回收和利用,音樂節期間產生的垃圾全部得到妥善回收,用于資源再生或者生產能源。
羅斯基勒音樂節始于1971年,當時為期兩天,只有一個舞臺,門票價格30丹麥克朗(約5美元)。40多年后的今天,它的參會人數逐年增加,門票價格也上漲到了1800克朗(約300美元)(媒體票價500克朗)。音樂會現由非營利組織羅斯基勒基金會運營,全部盈利捐給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