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來躲去,還是套用了這個時下很時髦的語式。也許時下這一刻,這是最為妥帖的選擇吧。今夏,在倫敦,來自全世界的24000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將一道吃出一項嶄新的世界紀錄,據說這是和平年代里,最大規模的餐飲供應。英國人備下了可供5000人同時就餐的超大餐廳,宛若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可同時停放80輛獨具英倫風情的雙層大巴。 餐廳易建,百味難調。這些來自五大洲的吃客可不是閑情逸致的觀光客,他們無不懷揣夢想,想用一屆奧運決定其余生,因此品類要多,味道要佳,食物中毒或不良反應事件絕對為零。服務于奧運的800位大廚并非每個人都心懷豪邁,煙熏火燎中不過是一份差事而已,但總廚簡·馬休斯女士可不這么想。與丈夫和幼子生活在鄉間閑適氛圍中的她接到組委會邀約時激動萬分,欣然應允,她對丈夫說,不想日后坐在家里沙發上看開幕式時懊悔。此前,這位奧運總廚服務于專為英國軍方提供后勤保障的機構,有為駐防德國的5萬名食欲澎湃的士兵提供膳食服務的豐富經驗,也許正是這份職業經歷讓她獲得了來自奧運會的青睞。 作為總廚的本事早就不再是個把技藝精絕的拿手菜,而是統領餐飲大軍,讓每一位奧運參與者的胃口可以安然滿足,這份使命堪稱“輝煌壯舉”。令簡·馬休斯女士和她的團隊自豪的是,他們將直接為博爾特和菲爾普斯這兩位北京奧運會上最閃亮的明星提供食物能量,當未來看到巨星替全人類突破極限時,也會好好滿足一下。簡·馬休斯女士做足了功課,從北京奧運會期間現場觀察看,博爾特酷愛吃雞肉,在鳥巢閃電狂奔之前吃下的最后一餐美味居然是再普通不過的炸雞塊。在倫敦奧運村餐廳中,博爾特會在明確的標牌指引下,找到他愛吃的雞肉,奧運期間運動員餐廳總共預訂了31噸家禽肉,足夠滿足“閃電俠”的超級胃口。說到胃口,菲爾普斯遠勝于博爾特,在北京奧運會的運動員村里,單單早餐“八金王”就能吃下兩打雞蛋。雞蛋簡單,無需過度烹飪,英國人為運動員們備下了25萬只雞蛋。憶苦思甜上世紀,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真是新舊時代兩重天啊,不遠萬里來倫敦參賽的人們要自帶食物,英國奧運選手賽前要按嚴格的卡路里配比,領取雞蛋。 預計倫敦奧運會期間,最高峰的日子里,每天將供應65000份餐食。82噸海鮮源源不斷會運進奧運村廚房,水果和蔬菜更達到320噸。倫敦組委會對于自己的至高要求就是讓所有人都能找到家鄉菜肴的風味。如真能做到如此,以往中國運動員大賽出國總擔心食物問題,電飯煲隨身攜帶,榨菜和其他調味品也是必需品的現象也許可以避免。根據規劃,所有餐食將分為亞洲、非洲——加勒比海、“英國最美食物”、地中海和傳統西餐五大類別,爭取讓舌尖上的奧運會無可挑剔。為此,餐飲部門還特意請來了英國奧運名宿愛德華茲和佩科琳試吃,并細致請教一個奧運選手在大賽中面對食物的微妙心理,力圖達成對每一位奧運參賽者的貼心關懷。 800名奧運大廚來自世界各地,身懷絕技,他們被要求一定要將自己料理的風味達到極致。舉個小例子,與我們的胃最為貼合的亞洲風味菜品中光是米飯一項就有四種之多,以對應遼闊亞細亞大陸上不同國度人們對于稻米在口中的獨特咀嚼硬度和味道的需求,米飯旁邊放置了令人炫目的大量咖喱醬和添加香料。 更大的挑戰還在于餐飲文化中蘊涵的宗教和民族特征,今夏會有超過50個伊斯蘭國家派出運動員來到倫敦參賽。5年前,沙特奧委會就開始與國際奧委會和倫敦奧組委一道協商,如何在倫敦運動員村餐廳中提供完全符合穆斯林屠宰方式的牛肉和雞肉以及相關食物。經過幾輪磋商后,奧運餐飲系統中采購的清真肉食將完全執行歐洲清真發展署制定的相關標準。另外,在奧運會期間,恰逢齋月,伊斯蘭運動員將嚴格因循宗教禮數,要到太陽落山之后才能進食,因此在餐廳里會形成一個就餐高潮。7月27日當天落日具體時間是20點57分,開幕式正式開始前四分鐘,那些入場的伊斯蘭運動員和官員們如果不攜帶一些食物的話,那么也就只好餓著肚子在倫敦碗里享受奧運榮耀了。 安全,更是奧運餐飲的頭等大事。當年北京奧運會,為了厘清責任,靠近奧林匹克中心區的一些餐廳,每一份餐食都要留樣以備日后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可供專業部門日后查驗。英國人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奧運餐廳中,雇傭了130名環境和食品衛生專業人員四處巡查,提醒所有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規程,避免“毒害事件發生”,一旦有不良跡象,一個鮮明的紅色十字會貼在食物上。 國際奧委會一向對奧運舉辦城市的餐飲一百個放心,只是在運動員手冊里特別提示,一定要有定力,抗拒奧運餐廳中食物的誘惑,不要過量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