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債危機的蔓延,近幾個月的外匯市場風云突變,震蕩不休的匯市讓部分掛鉤匯率型結構性理財產品深陷“泥潭”,收益方面也是不盡如人意。
據普益財富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上周40家銀行共發(fā)行了304款理財產品,產品數量與上周持平。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共發(fā)行123款,較前周下降5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共發(fā)行7款,與前周持平;其他類理財產品發(fā)行了143款,較前周增加29款;信貸類產品發(fā)行1款,較前周增加1款;無票據類產品發(fā)行;上周外幣債券類理財產品共發(fā)行了30款,較前周下降25款。
上周共有408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公布到期收益的105款產品中,104款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1款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
中短期理財產品發(fā)行量略減
隨著央行降息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xù)走低,中短期理財產品的發(fā)行量也受到了影響。
據普益財富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上周,1個月(含)以下期產品共發(fā)行17款,市場占比為5.59%,與前周持平;1個月至3個月(含)期理財產品發(fā)行數為165款,市場占比為54.28%,較前周增加1款,市場占比增加0.33%;3個月至6個月(含)期理財產品發(fā)行數為72款,市場占比為23.68%,較前周發(fā)行數減少7款,市場占比減少2.30%;另外,6個月至1年(含)期產品45款,市場占比為14.80%,較前周增加10款,市場占比增加3.29%;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發(fā)行數為5款,市場占比為1.64%,較前周減少3款,市場占比減少0.33%;上周沒有無固定期限產品發(fā)行。
“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沒有去年好,受到限制的短期產品收益率更是一路下行!币粐猩虡I(yè)銀行云南省分行人士分析,在降息之后,中短期理財產品并不被市場看好,發(fā)行量下降是必然的。
“隨著6月底銀行半年考核時點的臨近,各銀行近期在產品收益設計方面都較為謹慎,降息影響在短期內不會很明顯,政策效果體現估計會在7月初之后。”普益財富研究員曾韻佼分析認為,面對當前理財產品收益進入下行通道的情況,投資者可以通過選擇期限稍長的產品來鎖定較高收益;同時,購買理財產品時也應注重時機選擇。
一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昆明分行AFP理財師也建議,現在投資者可通過中長期理財產品來鎖定未來的收益,尤其是部分中小銀行在發(fā)行的收益率方面就要高于大型銀行。此外,對于一些資金靈活性要求較高的短期投資市民可選擇基金型產品,穩(wěn)健型投資者可關注央行憑證式國債。
掛鉤型理財產品收益受損
上周,7家銀行共發(fā)行30款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其中,美元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發(fā)行11款,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3.35%;歐元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7款,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2.46%;澳元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5款,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4.76%;港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6款,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2.59%;日元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1款,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1.15%。
由于受到外匯市場波動的影響,掛鉤型理財產品收益也受到了影響。一國有銀行云南省分行分析師認為,若是對市場大方向的判斷失誤,那么產品無法獲取較高收益。特別是在下跌通道中想要獲得理想收益的概率就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