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周五歐美股市重挫及昨日國際板推出預期再度升溫等利空消息打擊,周一上證綜指大跌2.73%,收于2308點,創年內最大單日跌幅。在上證指數大跌64.89點跌破半年線之際,資金出逃明顯,多個板塊跌幅超過4%,同時174只個股創今年以來股價新低,占兩市交易個股近9%。
昨日盤中,A股所有板塊指數全線收綠,國際貿易、航天航空、材料、水泥建材、機械等板塊合力殺跌,整體跌幅超過4%,其中國際貿易板塊跌幅最高,達4.73%。兩市共有174只個股創今年以來股價新低,占兩市交易個股近9%。資金流向方面,機械設備資金出逃23.35億元,采掘行業股資金出逃16.59億元,化工股資金出逃16.43億元,建筑建材股資金出逃14.78億元,房地產資金出逃14.32億元位列資金出逃前五位。
機械作為兩市主力資金出逃最嚴重的板塊之一,雖然5月份因政策對基建行業大力傾斜該板塊取得較佳收益,不過昨日跌幅4.74%已將五月份漲幅4.18%全部吞噬,究其原因,還是該行業的景氣度問題。雖然國內基礎建設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鋼鐵等重大項目審批通過,基礎建設等投資增速有望回升,但政策的后續力度仍需觀察。從有關統計數據看,機械行業景氣度仍在低位徘徊。以今年四月為例,挖掘機、汽車起重機、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銷量同比分別下滑41.88%、52.24、23.85%、33.56%、54.57%,環比分別下滑33.89%、4.84%、17.12%、9.28%、2.83%,可見行業銷量仍非常低迷。今年1月-4月,機械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比下滑10多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幅下滑大大快于產銷,利潤增幅大低于同期產銷增幅,出現多年來少見的不利現象。此外,出口創匯增幅明顯下降,主要產品產量近半下降,產銷率也隨之大幅下降?梢,行業的不景氣直接打擊了資金的作為熱情,成為兩市資金最不看好的板塊。
而房地產行業作為爭議最大的板塊之一,較長時間里人們對它的估值分歧較大,但不可否認的是,政策對地產的調控仍未結束,行業正面臨一次大洗牌,個中風險不言而喻,因此資金大肆出逃也就不足為奇。
由于連鎖反應,機械等基建行業和房地產行業作為煤炭最重要的消費終端,由于大幅殺跌,使得煤炭也未能獨善其身。從當前情況看,由于需求增長緩慢、電廠高庫存以及進口價格更具競爭力等因素將持續抑制國內動力煤現貨價格。另外季度性因素也不支持煤炭的大量需求。由于煤價向上彈性被削弱,煤炭板塊持續走弱的可能較大。化工板塊前期產品價格的跌幅較大。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包括塑料在內的化工行業景氣正處在一年來最低點。1月-4月塑料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762億元,同比增長16.87%,其中4月份當月同比增長12.86%,與3月份相比增速下滑8個百分點。4月份中輕塑料景氣指數僅為94.22。
基于上述原因,我們對機械、煤炭、地產、化工等板塊未來表現難以樂觀,因此建議回避。券商信托板塊雖然資金凈流出較大,但由于該板塊目前已不能將以往的估值模式簡單套用。不管從政策的扶持力度還是該行業的發展趨勢看,券商股仍有較大的上漲潛力。目前,中國109家券商的總資產規模還不到高盛的三分之一,僅與美國摩根士丹利一定的資產規模相當,業務擴展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際投行在金融危機前的財務桿杠達到了30倍,目前也有13倍,而中國全行業平均只有1.3倍,可見,證券業發展空間巨大。此外,就當前來講,隨著兩融業務的開展,其傭金和利息收入將又為券商業帶來穩定而可觀的收入,這種可以預期的收益,將大大提升其吸引力,因此該板塊有可能是市場的“錯殺”板塊,不妨重點關注短期漲幅未過大的券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