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掙扎了半個月后,交通銀行的股價依舊難止頹勢,于1日收報于4.62元,低于其4.65元的凈資產,成為近幾年來A股的首只“破凈”銀行股。 市場上各種聲音隨即響起。有投資者擔憂,華夏銀行和浦發銀行等16家上市銀行均有“破凈”的可能,或將帶動大盤再度下挫;但也有分析機構指出,銀行股已經到底,下跌空間不大,很快將止跌回升。 銀行股“破凈”之后,是投資機會還是陷阱?則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交行的股價下跌有偶然因素存在。”1日,華東一家券商的金融行業分析師張哲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交行跌破凈資產價格是在5月31日除息時,然而投資者并沒有計算該股除息后的凈資產價格。如今交行實際凈資產價格應該是4.55元,如此看來,目前交行股價最低也就跌至4.60元,距凈資產價格仍有一段空間。 張哲認為,以交行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看,其真正“破凈”的可能性較小。接受導報記者采訪的多家券商的機構分析師也均認為,上市銀行股的盈利增長仍有望帶來絕對收益空間,既然盈利增長沒有懸念,銀行股“破凈”就可能是有驚無險。即便有交行這樣的個別銀行股“破凈”,但股價繼續下跌的空間非常有限,甚至不排除將引發一波估值修復行情。 如海通證券金融業分析師董樂就表示,市場比較擔憂政策面對金融業的放開,但實際上,銀行業的格局將不會因為開放民資進入而有太大改變。在銀行核心資本總額5.6萬億元,且資本和存款硬約束的背景下,民資介入基本對銀行競爭格局無影響,對上市銀行的盈利和估值也幾乎無影響。銀行股的股價應該處于歷史大底部區域。 實際上,銀行股面對“破凈”的危機已經開始反擊。招商銀行董事長傅育寧5月31日在股東大會上就表示,招行雖然目前還沒有富裕資本,但不排除在合適的時機和發展階段,在資本充足的情況下,會采取回購股票的做法。國聯證券分析師金少華認為,招行此舉表明,銀行股價正得到產業資本的認可,并很可能得到其他銀行的跟隨。銀行板塊將整體回暖,脫離底部區域。 不過,眾多觀點中也不乏看空者。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周廣生2日向導報記者表示,“銀行股后期的走勢受國內經濟復蘇、貨幣政策等多方面影響,如果貸款需求不能有效刺激,國內銀行過分單一的盈利模式肯定會拖后腿,各種隱患會慢慢顯現,銀行前進乏力。” 同時,周廣生認為,“破凈”后最受影響的是銀行的融資能力,因為股價已經低于凈資產價格,此時再進行定向增發等再融資,顯然得不償失。這對于目前資本指標仍接近監管“紅線”的幾家銀行來說,無異于又多了一道枷鎖。 東方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邵宇認為,銀行股盡管去年業績不錯且當前估值偏低,但由于其高盈利模式難以維持,短期也難獲資金青睞。 “銀行業績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2004年剝離不良資產近8000億元、國企反哺銀行以及2005年以來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周廣生表示,但著眼未來,驅動銀行高成長的多重因素正在消退,因此市場投資熱情下降有其合理性。“建議投資者繼續等待,尋找更好的時機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