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15 作者:李波 來源:中國證券報
|
|
|
雖然此次降準姍姍來遲,但還是給予市場幾分期待。然而,14日滬綜指高開低走,并跌破60日均線,市場又與預期“反著走”了。“反向”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分析人士認為,究其原因,在于今年以來政策面和基本面對于市場方向選擇的信號作用失靈。 其實,投資者對這種“反向”走勢應該并不陌生。A股素有“一致預期反向”特征,即當市場預期趨一致時,大盤往往會朝相反方向運行。這既符合股票市場多空博弈的客觀規律,也在A股的歷史走勢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如滬綜指6000點時的熱情和1664點時的悲觀。 值得一提的是,“一致預期反向”在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中頻頻應驗,最典型的反向走勢就有三次: 第一次是2月上中旬的“該調不調”。當時大盤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反彈,技術上面臨60日均線、下行通道上軌及半年線壓力,基本面上則遭遇1月CPI漲幅高于預期、貨幣信貸數據低于預期的沖擊。多重壓制令反彈結束的聲音甚囂塵上。然而股指不為所動,接連突破重要技術壓力位,以短期橫盤震蕩消化數據利空,2月下旬更是加速突破“上升楔形”,直至滬綜指站穩2400點,創出2478點階段高點。 第二次是4月的“星火燎原”。對于4月初“金改”概念引發的“炒地圖”,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投機”氣氛濃厚,事件性刺激顯著,區域熱點可能來去匆匆。然而,以浙江東日、沙河股份為龍頭的溫州、深圳金改概念股持續大漲,強勁走勢幾乎貫穿整個4月,漲幅和持續性都大幅超越市場預期。在其帶動下,海南、天津等區域板塊予以回應,券商、地產板塊紛紛蘇醒,一波轟轟烈烈的“金改”行情將紅四月收入囊中。 第三次則是上周的“多空逆轉”。“五一”期間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創新,令市場情緒迅速升溫,節后滬綜指喜迎四連陽。一時間,機構對于后市判斷幾乎呈“一邊倒”的看多格局,投資者普遍預期滬綜指突破2478前期高點甚至年線已無懸念,受益政策和經濟底預期的藍籌風也將席卷而至。然而上周市場震蕩下行,成交量逐日萎縮,滬綜指失守2400點。 不難看出,今年以來市場走勢似乎總跟預期玩“反向跑”游戲,投資者很難摸準方向。當挑戰滬綜指2132點前低之聲頻現之際,市場往往峰回路轉;當大多數人熱情高漲看多后市時,大盤卻掉頭向下。 “反向”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究其原因,在于今年以來政策面和基本面對于市場方向選擇的信號作用失靈。政策面上,貨幣政策由緊轉松是大趨勢,但基于經濟結構調整和對通脹壓力的顧慮,難以大幅放松;經濟面上,PMI連續五個月反彈,經濟底漸行漸近,但4月差于預期的經濟數據意味著筑底之路仍然曲折,二季度能否見底更是撲朔迷離。由于缺乏宏觀面的明確指引,市場只能更多依靠自身的意愿和能力來運行。在此背景下,多空博弈相當激烈,從眾心理的滯后性令市場“反著走”的特征更為明顯。 鑒于經濟面和政策面的微妙博弈短期內還將延續,“一致預期反向”或繼續演繹。在此格局之下,股指波動勢必加劇,市場運行將更出人意料,操作難度也將加大。不過,股指上漲和下跌空間也將相對有限,因為一旦漲(跌)幅過大、市場形成一致預期,就有可能觸發“反向按鈕”。從這一點來看,漲時謹慎、跌時從容或是應對之策,“反其道而行”也許是戰勝市場更有效的策略。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