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大體上漲,滬綜指平收于2451.95點,深綜指漲0.95%報981.49點,成交略放,絕大多數個股上漲。相對而言,指標藍籌股走勢遲滯,ST個股漲多跌少,創業板指竟繼續大漲2.78%。本周300ETF據說將建倉,但盤面似乎與此不符,投資者不如多看幾天,看看此類個股虛實再說。 外盤消息明顯不利,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利空全球股市,且美國就業數據意外較差。這種情況下A股走出這樣強勢已屬不易,不過A股走勢向來和外盤未必同步,故也不能只看一兩天走勢。 法國新當選總統奧朗德在政策傾向上偏好刺激經濟而非緊縮財政,這就有可能使未來歐債援助出資方的顧忌增加,增添歐債危機惡化的機會。從經濟角度講,法國采取刺激措施應有一定道理,但從道義上又說不過去。 此外,正在進行的希臘大選也強化了上述預期,因該國選民更多偏好那些反對財政緊縮的政黨。很顯然,歐洲各國政黨這次將得到教訓,即如果想于未來的各種選舉中保住選票,就不能緊縮過度。 內部方面消息不多,證監會主席一番言論頗值得關注。其表示,新股市盈率80倍也可,前提是“不能有人情報價”。筆者認為,這或是昨次新股板塊漲幅領先的誘因之一。上述說法從正當性上應能說得通,只是很難操作。報多高的價才算人情報價?顯然這并沒有定量的標準,各人理解是不同的,這是其一。其二,就算能夠認定某些報價是人情報價,那么也是極難取證的,除非報價的機構動作過于毛糙。筆者認為,未來打擊人情報價可能更多依賴監管方的知識和經驗,這屬于“人治”范疇,而人又是“最不可靠的”。 其實80倍市盈率本身也沒什么,問題不在這,問題出在發行方式上。筆者認為,即使報出8萬倍市盈率也無不可,按美國式招標即可,報多高就讓他吃進即可。這是低成本的監管,納稅人所花的錢也最少。至于法律方面的障礙,應完全能夠克服的,有誠意什么事都能確決的。 本周我國將公布4月份大量經濟指標,其中本周五將公布4月CPI。預計4月CPI同比漲幅回落,照理說這種情況下“降準”機會較大,不過近期蔬菜價格回升明顯,這又可能使“降準”再往后拖。蔬菜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即使在農產品中,也是相對勞動密集型的,所以這就提示了一個現實,即勞動力成本已成為通脹新推動因素。 整體而言,政策介于似松未松、可松未松之間,市場對松動的預期應保持大體不變,這一般有利于行情推進或維持。 操作方面,雖然股指走勢不錯,但投資者在樂觀中也應保持一定清醒,不必太過激進,因本輪領漲品種地產股消息轉向不利,且藍籌板塊原本偏正面的消息正悄悄地、漸漸地轉向不利。 地產股方面,工行取消了首套房優惠利率,雖說這是企業行為,但在我國代表著政府態度,故不得不加以重視。剛結束的中美對話傳來消息,未來我國將增加大國企上繳紅利比例,這必對部分大盤藍籌股長線不利。除此之外,ST股退市和創業板退市沖擊應已過去,因退市制度本身過于曖昧,藍籌股吸引力將因此進一步被侵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