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協7日在北京春季房展會上發布了一季度北京樓市成交數據。一季度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12326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20.7%,投資投機型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此外,北京房協及其他業內機構預測,低價開盤和降價促銷不可避免,即便需求增加,價格也很難水漲船高。
“去年年初全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為14147元/平方米,去年年底這一數據為13173元/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則為12326元/平方米。今年一季度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比去年同期下降20.7%,比去年全年下降6.4%。”北京房協秘書長陳志說。他表示,一季度全市新建普通住房共成交1.6萬套,從主要購買人群看,九成為首次置業,投資投機性需求繼續得到抑制。
此外,加上其他住房,一季度北京所有的商品住房一共成交1.8萬套,共18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14.2%、19.6%,創2007年以來最低紀錄,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也繼續下跌,一季度新建純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為1.9516萬元/平方米,同比降19.4%。
陳志分析,今年簽約10套以上的59個樓盤中,有41個加大折扣力度,促進了銷售。一季度銷售套數前十的樓盤中,8個均價環比下降。
對近期“降價換量”項目增多帶動市場成交有所回升的現象,陳志認為,即便成交回暖也難改房價下行趨勢。
偉業我愛我家(博客,微博)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則分析認為,自去年8月以來,房價明顯的實質性回落,換來了今年春節后積蓄已久的首次置業需求的釋放,成交量開始回暖,然而隨著近期房價跌幅減小,與廣大消費者期盼房價繼續大幅回落的心理預期產生較大差距,開發商和廣大購房者之間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博弈。
對此,陳志分析指出,房地產市場近期表現出來的成交回暖,是因為“降價換量”項目增多、降價力度加大,吸引了部分剛性需求購房。但從整體來看,在限購等調控政策維持不變的前提下,今年商品房庫存量大、開發商資金壓力大等問題還客觀存在,開發商如果想緩解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只能以降價來換取成交量,因此近期出現的成交回暖不會改變房價下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