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副總經理易陽方:
國內證券市場2012年難有系統性大的投資機會。市場估值水平長期維持較低水平,難有大幅提升的可能。證券市場的市場化進程將加速和深化。長期看,內需型和科技型行業以及政府扶持的行業相對表現會比較出色。短期看,由于估值已大幅回落,2012年市場整體表現肯定好于2011年。2012年的投資機會可能來源兩個方面,一方面周期性行業由于信心的修復帶來估值的修正存在波段性機會;另一方面消費領域與國家扶持的產業存在時間換空間帶來的持續增長收益。固定收益類今年收益也會不菲。
博時基金副總裁楊銳:
經濟重回舊增長模式的機會已經消失,未來的發展,需要經濟的轉型、政府管理經濟的體制與企業應對市場的模式的創新。
在中國經濟和上市公司增長勢能減弱的大背景下,隨著成長型投資機會的減少,以股利為代表的現金流回報,可能更為投資者和市場重視,隨著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逐漸回歸合理,高股息公司有望迎來估值的修復和市場的認可,尋找營業模式簡單清晰、現金流機制良好和派息豐厚的現金牛公司,是未來若干年投資者不能忽視的投資機會。
華安基金副總經理尚志民:
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靠房地產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難以持續,從調結構和保增長的投資方向中尋找交集,電網、電源、高鐵、水利、保障房等是重點投資方向。而消費具有平穩性,2012年雖然名義增速會降低,但由于CPI的下降,預計實際消費增長處于穩中略升的態勢,消費的穩定性特征較為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五年政府規劃投資巨大,未來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但需要在其中精選有真正業績支撐的個股進行投資。
海富通基金副總經理陳洪:
就股票市場而言,A股市場在經歷了前期連續調整后,整體估值已逐步趨于合理,市場恐慌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釋放,但在實體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融資壓力依然較大,貨幣政策也難有大幅放松的情況下可能依舊難現系統性機會。行業上受益于宏觀政策扶持以及一些與民生相關的行業獲取超額收益的概率相對較大。
國聯安基金副總經理魏東:
從全年判斷,雖然投資者面臨的可能是一個轉折之年或是尋底之年,但我們對股市預期仍然持有一定的樂觀態度。在行業選擇上,由于業績相對穩定,同時受益于經濟回落中的行業整合,我們認為大藍籌類是相對較好的選擇;此外,如果經濟出現見底信號,則業績彈性較大的周期類個股可能也是相對較好的選擇。而成長股和中小市值類個股則仍然處于大浪淘沙的清洗之中,風險機會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