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已歷時近七年的匯改,人民幣匯率升值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條主線。確實,統計顯示,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實際匯率已升值30%。
而當前,隨著國際收支結構改善、人民幣匯率逐步接近均衡水平,雙向波動或許將取代單邊升值,成為外匯市場上的常態。對于下一階段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時表示,將更大程度發揮市場供求的調節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雙向波幅悄然加大
事實上,盡管日內波幅區間尚沒有擴大,但是3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幅已經加劇。記者統計,2月份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每日波動均不超過100個基點,而3月份以來的19個交易日內,中間價波幅超過100個基點多達6個交易日。其中,3月12日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升值209個基點。
同時,人民幣的雙向波動也在常態化,3月以來一直呈現漲漲跌跌的態勢。3月上旬至中旬,人民幣匯率在震動的趨勢下一路下探,1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創出6.3359的年內新低。然而,16日開始情況發生扭轉,人民幣在短時間內大幅走高、上揚,并于23日突破6.29線。短期內的急漲急跌,使人民幣匯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市場已經形成比較持續的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預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表示,從去年9月份開始,在香港市場無本金遠期交割也就是所謂NDF開始雙向波動,顯示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有可能已經接近均衡水平。
隨著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水平,匯率波幅增強的條件也更加成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兩會期間,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無論從我國國際收支平衡來看,還是從市場預期來看,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的條件日臻成熟。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建議,人民幣對美元的日波動區間,可從目前的較中間價上下浮動0.5%擴大至0.7%。
溫和升值預期仍存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增強雙邊浮動彈性與人民幣停止升值并不能畫等號。
記者統計,就在3月15日至27日的9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對美元走高519個基點。除21日貶值63個基點外,其余8個交易日全部都維持升值態勢。
3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840,較前一交易日小幅上漲18個基點。人民幣匯率已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高,繼23日首破6.29關口之后,已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創匯改以來新高。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漲幅0.27%。
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表示,人民幣升值主要取決于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目前全球經濟不平衡,包括中國經濟自身存在所謂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因此人民幣匯率校正的過程不會在很短時期內完成。
在此過程中,中央銀行也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根據一定規律對市場供求采取某種干預。周小川表示,總的來講,人民幣匯率越是接近均衡點,市場供求越會起到更大作用,中央銀行在市場中的參與和干預程度越會有序地減弱,這樣可以更加體現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而分析人士則謹慎維持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預計,年內人民幣將升值3%-5%;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將溫和升值。而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預計,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雙向波動,根據美元本身的匯率走勢,人民幣可能在貶值1%和升值2%之間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