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呈現反復震蕩的格局,兩會開幕后,由于市場存在利好的預期,大盤在盤整后一路小幅上漲,但在上周三突然變臉“跳水”。這一階段,陽光私募由樂觀再到分歧加劇,調倉換股頻頻,不過總體倉位依然維持在6.5成左右的高位。
關注消費和新興產業股
2月底大盤在逼近2500點時,景良投資董事長廖黎輝認為多頭將遭遇壓力,減掉部分倉位以規避調整風險,最近又在2400點以下加了點倉,“2380點再往下的空間不大,后市應該還會有新的高點”。
三和投資目前持倉7成,其認為,本輪行情已超出大多數人預期,這種超預期行情正與2009年相似,反映了一種市場心理,有質疑聲的上漲往往更持久,直到全線看漲引爆行情最后一波的時候,趨勢才會轉勢。三和投資目前比較關注化工板塊,重點看好鈦白粉行業。理由是,海外國際廠商紛紛提價,會帶動國內廠商提價。杜邦本周宣布4月1日起上調北美地區鈦白粉價格至20美分/磅(上調幅度為1.05%),而日本石原亦于4月1日始上調亞洲地區鈦白粉價格至400美元/噸。另外,伊利股份創出歷史新高,可能會帶動前期漲幅落后的消費股展開大面積補漲行情。
前期表現落后的消費股最近也開始得到了私募的關注,本刊記者最近參加了某投資論壇關于消費企業投資機會的討論,從容投資合伙人、研究總監陳宸認為上海家化、永輝超市和蘇寧電器都是很不錯的投資標的。
不難看出,當前私募基金對后市依然總體偏樂觀。君凱投資張軍對本刊記者表示,本周這種急跌形態出現后,包括機構在內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出局,后市調整空間比較有限。“目前機構依然活躍,從交易公開信息可以看出,機構堅決抱團買入承德露露等消費類個股,建議關注食品飲料類績優股。”對后市走向他表示不必過于悲觀,只要銀行、地產板塊再發力,今年漲到3000點也有可能。
金效投資旗下的西安信托金效3號基金經理張備依然對后市充滿希望,“目前我們在逐步加倉,但會控制在7-8成左右。兩會后,我國下一階段的宏觀經濟走向將會定調,雖然國家把GDP增長目標調整為7.5%,遠遠低于去年的9.2%,但我認為,這有利于引導經濟的轉型。另外,證監會近期相繼出臺的一些政策,無論是鼓勵上市公司分紅,還是遏制炒新和吸引養老資金入市,均體現了對A股市場呵護的心情,有利于市場的中長期發展。因此,我認為后市將會迎來一輪較長期的慢牛行情,而起點就是2012年”。
張備主要看好管理層鼓勵和支持的、以及解決經濟轉型中瓶頸問題的行業。“戰略新興產業是我最看好的新藍籌概念,包括生物醫藥、文化傳媒、信息互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物聯網、節能環保、高端裝備等,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投資機會。未來有可能出現中國的蘋果和微軟。”
不要對政策放松預期太樂觀
雖然市場整體氛圍偏多,但也不乏謹慎者,據了解,謹慎的私募一方面是因其持有的許多成長股近兩個月以來短線漲幅偏大,已經透支了今明兩年的業績增長預期,繼續持有的邊際價值在下降而主動套現;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基本面和政策放松對這波行情的支撐有多大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星石投資總裁、首席策略師楊玲對本刊記者談道,“股市制度的變革和估值修復預期促成了這波上漲行情。但這波行情的背后有兩個大的隱患依然沒有解決,而這兩個問題將是后市的主要風險”。
楊玲提到的兩大問題,一是投資者若發現政策的預調微調沒有立即帶來經濟的環比改善,當前炒作的經濟復蘇的“早周期”股會出現重新估值;二是政策的寬松和制度紅利若沒有想象的有力度,各路資金的避險情緒將再次高漲。楊玲建議,投資者要戒除焦躁情緒。因為目前A股市場的性價比雖然比較有吸引力,但經濟“自發見底”還沒有明確看到,后市還有很多建倉良機。
另外,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比較擔心市場炒作個股過頭的問題,他判斷反彈行情已到后半場。“青青稞酒一年只有8個億銷售收入,市值卻已經達到沱牌舍得的水平,差不多相當于兩個二鍋頭(順鑫農業)。”不過,陳宇看好目前滯漲的醫療保健板塊,看空房地產,“中國是世界上惟一擁有一億以上60歲老人的國家,每年這個數字還會再增加超過一千萬。未來越來越多的老人們會把辛苦一生攢來的錢用在什么地方?他們又不再需要什么?明白這個問題,投資者基本就不會賺不到錢”。
此外,投資者還要警惕部分近期被爆炒的個股高位出貨的風險。川潤股份短短一個月時間內翻番,據悉,部分前期入駐該股的大資金本周選擇了退出。業內人士告訴《紅周刊》記者:“今年1月份許多私募基金和游資大規模調研上市公司,調研的主要對象則是題材股、消息股,類似川潤股份、中航地產這些大牛股都有大資金扎堆現象,短期內這些資金獲利豐厚,選擇落袋為安合情合理,但這些退出的資金會進一步挖掘相關題材和滯漲的潛力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