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2011年報的陸續披露,基金去年底對創業板的投資面紗才被逐步揭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有49家創業板公司公布年報,結合此前已發布的數據,基金持有其中8家公司的股份數占比超過流通股本的30%。不過,這些基金重倉的創業板股票絕大多數表現不如創業板指數。
日前,印刷設備的設計制造商長榮股份
發布2011年報,該公司去年底前10大流通股東中基金占據8席,華夏優勢 增長、嘉實主題
精選、國投瑞銀創新動力為前3大流通股東,持股數分別為452.67萬股、215.96萬股、141.8萬股,其中華夏優勢增長的持股數占到流通股本的12.93%,所有基金合計持股數占流通股本的32.35%。從業績來看,長榮股份2011年凈利潤1.58億元,同比增長97%。
不僅是長榮股份,千山藥機
、捷成股份
等創業板公司去年底流通股中基金持股占比也較高。Wind資訊顯示,截至3月12日,已有49家創業板公司發布了2011年報,基金持有其中8家公司股數占比超過流通股本的30%。
深圳一位基金分析師表示,基金高度控盤往往意味著有多只基金共同看好,而作為證券市場主要機構力量之一的基金控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些公司的基本面通過了這些機構的共同“篩選”。數據顯示,上述基金控盤的創業板公司盈利能力整體較好,2011年凈利潤增長率平均為69%,藍色光標
、碧水源 的凈利潤增幅都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