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滬深300指數先抑后揚,小幅下跌。周線結束四連陽,周成交額3375億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期指持倉維持在5.8萬手上下,日均成交32萬手,遜于前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如期回落、希臘債務互換進展順利推動后半周市場走強。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2月CPI數據同比增長3.2%,略低于預期。這一數據創下20個月新低,意味著負利率持續兩年后結束。人民銀行公布2月份金融數據顯示,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107億元,略低于1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3.0%,比1月份高0.6%,基本符合預期。海關總署發布的2月貿易逆差315億美元,創10年來最大單月逆差,主要原因是進口增速大幅回升。考慮到2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實際上的貶值走勢,熱錢流入應該不樂觀,所以2月份外匯占款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公開市場上,上周央行共實現資金凈投放30億元,仍僅采用正回購對沖到期資金,至此央行已連續十周停發央票。但在3月到期資金激增的壓力下,央票重啟發行必要性逐漸增強。不過,短期的資金面仍然較為寬松,1個月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回落到2.97%。在通脹回落、外匯占款對沖壓力不大的背景下,流動性有望繼續維持寬松的狀態。
就股市的供需而言,制度改革的累積效應將提振市場信心。當前市場的供給壓力略有增加,2月份實際募集資金283億,3月份至今募集資金242億。雖然數額均不大,但感覺到供給壓力逐步增大。從限售股解禁的情況來看,3月幾乎是全年解禁壓力最小的一個月。從產業資本動向來看,1月凈減持6.4億元,2月凈減持5.4億元,3月至今凈減持4.2億元。雖然均明顯低于2011年月度減持均值71.7億元,但也可以看出減持壓力略有增加的跡象。以上數據說明,隨著市場的回暖,當前市場的供給壓力略有增加,但幅度仍然有限;需求方面,隨著外圍資金逐步介入市場,行情有望向縱深發展。
從我們跟蹤的市場情緒指標來看,成交賬戶占持倉賬戶的比值繼續回升,說明隨著市場的反彈,人氣逐步回升。而股指期貨凈持倉連續三日回升,主力機構積極減空,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比值也繼續回升,均說明市場對后市較為樂觀。VIX指數維持在17左右,恐慌情緒明顯緩解。指數相對表現指標尚沒有發出過于樂觀的信號。綜上所述,市場情緒指標顯示,本周市場仍然有望進一步走強。
從技術上來看,滬深300指數上周雖然一度跌破10日均線,但馬上返回線上,顯示市場仍處于強勢格局。但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未來可能出現頂背離。近期市場的震蕩也證明了黃金分割線的有效性,本周滬深300指數在2680點的阻力位被再度測試。突破該阻力位后,下一重要阻力在2740點附近。因此本周指數可能再次上沖,甚至創出新高。建議投資者多單持有,但不建議過度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