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已進入年報最為集中的階段,而從整個市場來看,目前估值最低的板塊應該是銀行板塊。從宏觀經濟數據與相應的行業數據來看,2011年度銀行業仍然保持較為明顯的業績增長、年報向好可以預期。因此,筆者認為,目前,一些品種估值風險開始體現,而從銀行板塊來看,其所具有的業績預期、價值政策引導等因素仍然相對較好,在銀行板塊年報中尋找交易性機會存在一定的策略因素支撐。 從銀行板塊的行業情況來看,銀行業高景氣特征明顯。筆者認為,銀行板塊會有較佳的業績增長,在波動中逢低關注年報所體現的交易性機會具有業績因素支撐。 從政策引導方面來看,管理層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仍可能不時提出,通過市場軌跡研究發現,管理層在2月份多次提及價值投資引導,這可以理解為中國證券市場價值取向的變化。而運用到證券市場,其政策引導的連續性或仍有可能。從目前A股市場來看,銀行板塊的PE、PB等均進入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價值估值區間,其估值水平與國際同行業公司相比已具可比性,只是分紅回報仍需提升。 從管理層分紅引導來看,銀行業或有分紅引領,因此選擇其業績預期增長明顯,且歷史股東回報較為注重的公司,逢低把握,就有可能取得時點性交易性機會的波動。筆者認為,部分銀行品種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而之所以定義為交易性機會,主要原因還是市場成交難以持續推動銀行指標股的連續性,而如果配合股期指數波動加之上述因素的結合,或更能把握其品種機會。 筆者認為,采取因素波動的交易性機會是主要原則。對于銀行板塊的波動性把握,筆者建議從量、價、時、空及機構配置變化上進行。比如,某銀行自去年底以來,其成交量多次放大明顯,而從股東變化來看,去年1-3季度報表均顯示有新基金介入的軌跡,因此這類銀行品種,在年報即將公布的關口,可能出現業績加分紅兩因素的短期影響,而體現股價波動,把握交易性機會存在可能性。 總體來看,筆者認為,銀行板塊作為A股市場權重與業績估值優勢明顯的板塊,其在年報密集公布期,存在業績報表、分紅因素預期與期指波動等因素性影響,其交易性機會可能出現,選擇其中業績增長明顯、分紅預期較強或對指數杠桿作用明顯的龍頭性公司,不失為階段內時點性交易把握的策略。但由于銀行業有可能在今年面臨一些政策性改變、緊密行業調整及投資變化的影響,加之市場量能變化對指標股的連續推動力有限,因此在把握交易性機會的同時,不宜對其波動連續性過于樂觀。 (作者聲明: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任何利害關系。本文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