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房產、股票、基金持續低迷形成強烈反差,2011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相當火暴。上半年近乎瘋狂,下半年趨于理性。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接近600億元。其中保利拍賣全年總成交額高達121億元,位列第一;嘉德拍賣以112.3億元緊隨其后。文交所遍地開花、“金縷玉衣”騙貸案、拍賣公司知假拍假違規操作……眾多事件使得2011年藝術品市場熱鬧非凡。
最火暴的交易機構
文交所遍地開花陷入被動
時間:1月26日
1月26日,天津文交所首批藝術品份額《黃河咆哮》和《燕塞秋》上市,遭到市場熱炒,又很快持續暴跌。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國設立的文交所超過30余家。11月1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此后多數文交所停牌整頓,少數文交所仍在交易。
點評:所有上市的份額化藝術品都沒能擺脫被熱炒的命運,文交所份額化交易也被形容為“擊鼓傳花的游戲”。文交所的出現讓人歡喜讓人憂,初衷良好,但貫徹不到位,導致今天陷入被動。好在目前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改進,今后的發展令人期待。
最傷不起的出走
藏家尤倫斯退出中國市場
時間:2月12日
著名收藏家尤倫斯2011年2月宣布,把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管理權轉讓給合作伙伴,并脫離這一藝術機構。尤倫斯稱,他現在關注印度藝術家勝于中國藝術家。4天后,香港蘇富比(微博)宣布2011年春拍舉行“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拍賣會。此后,尤倫斯送拍的作品拍出近5億元。
點評:口口聲聲說熱愛中國文化與藝術的尤倫斯,卻果斷將手里的作品大量出貨,這不禁讓人懷疑他是真的喜歡中國藝術,還是打著熱愛中國藝術的旗號囤積作品,時機一到就轉手套現。話說回來,尤倫斯這樣的藏家依然值得尊敬,能像他這樣把中意的作品一握就是20年的藏家畢竟不多了。尤倫斯退出中國市場其實也給了中國當代藝術一個信號——歐美投資人對中國當代藝術或將失去信心。
最貴的拍品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天價成交
時間:5月22日
在中國嘉德(微博)2011春拍上,齊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中國近現代書畫新紀錄。當初收藏家劉益謙買入《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時成本不到2000萬元。在法國Artprice公司跟蹤統計的45萬多名藝術家中,張大千、齊白石分別以5.067億美元、4.451億美元高居頭兩位,畢加索以3.116億美元排名第四。
點評:從千萬元到上億元,中國拍品進入“億元俱樂部”也就用了區區三五年時間。這一方面說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與堅挺,另一方面也表明只有品質上乘的好東西才能賣出好價格。隨著藝術品拍賣逐漸回歸理性,誰是下一個超過《松柏高立圖》的作品值得期待。
最具誠意的公約
中拍協推出企業自律公約
時間:6月10日
6月7日,新華社在《藝術品拍賣“天價”有貓膩
記者調查揭拍賣重重黑幕》一稿中,反映拍賣行業存有違規行為。隨后,中拍協召集多家涉事拍賣企業就此進行溝通,承認報道中涉及的問題在國內幾家重要拍賣行中確實存在。6月10日,中拍協發布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公約重點對違規收費、知假拍假、虛假宣傳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規范與自律。
點評:藝術品拍賣市場違規收費、知假拍假的行為早已是人皆共知的行業潛規則,僅靠行業公約自查自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及時完善《拍賣法》才是釜底抽薪之舉。
2011年藝術品成交價排行榜
最大的騙局
金縷玉衣騙貸案
時間:9月
企業老板謝根榮請北京某鑒定中心人員用普通玉片做出一件“古董”:金縷玉衣。史樹青、楊伯達、王文祥等五位國內頂尖級鑒定專家鑒定后,為這件“金縷玉衣”開出24億元的估價。之后,謝根榮憑借此“金縷玉衣”成功從銀行騙取貸款。
點評:謝根榮用行動踐行了李寧[6.72
-2.33%]的一句名言:只要有夢想,一切皆可能。只不過這夢想充滿了惡意與破壞性。這一事件放大并凸顯了國內文物鑒定的混亂與無序,以及文物鑒定監管與法律體系的缺失。
最烏龍的作品
徐悲鴻作品被指學生習作
時間:9月15日
9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首屆研修班10名學生,聯名在《南方周末(微博)》上刊登《這是徐悲鴻的作品,還是我們的習作?質疑“徐悲鴻天價作品<人體蔣碧薇女士>”的公開信》,稱這幅在九歌拍賣公司拍出7280萬元的作品,只不過是他們28年前一堂油畫課的習作。此消息一出,輿論嘩然,紛紛指責送拍人與拍賣公司的誠信問題。九歌拍賣公司曾表示會將調查結果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但此后便沒了下文。
點評:這也是件難辦的事,拍賣公司持有徐悲鴻長子的真跡證明,而研修班學員則有大量當年課堂的細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真相永遠只有一個。這件事再次暴露出藝術品市場的誠信危機與權威鑒定的稀缺。
最及時的糾錯
傳是拍賣下架張曉剛(微博)偽作
時間:10月18日
畫家張曉剛10月18日在其微博上稱,北京傳是拍賣2011秋拍即將上拍的、署名為“張曉剛作品”的《小女孩》,并非其本人作品,認為“這幅畫一看就是一件很拙劣的贗品”。隨后,傳是拍賣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承認《小女孩》為偽作,并迅速撤下該作品在上海的預展,更沒有在隨后的秋拍中上拍。
點評:藝術市場真假難辨,即使拍賣公司專業機構也難免走眼。好在傳是知假及時糾正,迅速終止對該拍品所進行的一切拍賣流程,并向張曉剛致歉。呼吁更多的拍賣公司能夠知假就改。
最大的畫廊竊案
趙無極作品遭“貍貓換太子”
時間:10月30日
10月30日晚,一個穿黑色雨衣的竊賊闖入索卡畫廊,解除安保系統,并切斷畫廊內部裝設的監視攝影機電源。他將墻上展示的趙無極、安迪·沃霍爾等人的三幅畫作取下,換上自帶的三幅仿冒品,但最后只拿走了趙無極的作品。朝陽警方介入偵查,嫌疑人張某目前已被抓獲歸案。原來,張某是索卡畫廊前員工。
點評:穿黑色雨衣的人、換畫、盜畫……這個案件中所有元素加起來,簡直就是一部充滿懸念的推理小說,而與“貍貓換太子”相仿的細節更讓這部小說有了暢銷的潛質。聯系故宮(微博)文物失竊事件,藝術品安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
最具爭議的官司
范曾訴郭慶祥(微博)名譽侵權案
時間:12月19日
2010年5月26日,上海《文匯報》刊登收藏家郭慶祥、畫家謝春彥的文章,不點名批評了書畫界存在的“流水作畫”現象。著名畫家范曾認為該文章批評的就是他本人,遂將刊發該文的報紙《文匯報》和作者郭慶祥、謝春彥起訴至北京市昌平區法院,并要求賠償520萬元的精神損失,其中要求郭慶祥本人賠償500萬元。官司持續一年多,最終一審和終審均判郭慶祥敗訴,向范曾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7萬元。
點評:既然法院給不出藝術批評的標準,那么還是贊成郭慶祥的建議:筆墨官司還是交給筆墨去解決。
最受關注的老賴
香港蘇富比狀告內地買家
時間:12月27日
香港蘇富比10月3日舉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拍賣會,趙無極的油畫《10.1.68》以6898萬港元成交,成為趙無極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兩個多月后,名叫任春霞的內地買家卻一直沒有付款。香港蘇富比方面稱,此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
點評:“老賴”現象在這個行業存在已久,他們有時是為了做局,為下次能拍出高價打基礎。有時,買家在拍賣后覺得東西不值這個價,就會寧愿損失保證金而拒絕付款。至于這位買主事出何因,難下斷言。